-
小曾8858 發達集團執行長
-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15-07-11 12:53
理財健診-可支配所得25% 規劃養老金
工商時報【本報訊】
摩根投信副總經理姜愛苓:
根據不同期間理財目標來決定投資工具與方式是最基本的投資原則,案例中的梁氏夫婦目前有二個理財目標需達成,一個是中期的購屋自備款和裝潢費用,另一個是長期的退休金。
由於梁先生和梁太太經濟獨立,已存有300萬元,且每月可額外再存5萬元,因此可選擇投資較為積極的理財產品,建議可先將300萬元做單筆投資,每月額外存款則採定期定額。
現階段已有的300萬買房基金,建議梁先生可選擇較為積極的區域型股票基金,以摩根亞太入息基金為例,近3年累積報酬率約35.55%,以一次便投入300萬元,投資3年來計算,3年後應該有超過400萬元的收益,剛好可支付自備款和裝潢家具的需求。
另外,退休金的準備一定要愈早開始愈好,梁先生還在壯年階段便有退休意識相當值得嘉許,但每個月到底要提撥多少金額,才能儲存足夠的退休金?撇開全台各地不同的物價水準,假設退休後生活約20年,以每個月3萬元來推估,並考量物價水準逐年上揚,預估為2%,保守估算退休金就需要準備1,500萬元,若再加計看護費及醫藥費,預估退休金最少需要準備2,000萬元。
由於退休金規劃,因投資期限長達15∼20年,因此應該選擇較為穩健型的投資標的,尤其愈接近退休年齡,風險承受度逐漸降低,投資標的就要更加保守,也就是投資配置應該減股增債,並適度配置配息型商品,才能安心享受悠閒的退休生活。
雖然全球景氣處在擴張軌道,但國際黑天鵝不斷,因此現階段的投資首重風險控管並降低波動度,建議梁先生可以將資金核心佈局在多重資產商品。以多重收益基金為例,不同於傳統的平衡基金,一舉涵蓋高股息股、特別股、高收益債、新興債、可轉債、REITs與MBS等多元收益機會,具有抗震跟漲的投資優勢,還有債券利息做後盾,配息機制讓收益可以定期落袋為安,又能掌握股市資本增值的契機,是投資人儲備退休金首選。
梁先生現年35歲,假設65歲退休,大約有30年的工作時間,如果更早退休,退休後的生活費可能要準備20年以上,因此儲備用得久又足夠的退休金相當重要。此外,隨著收入的增加,投入退休金準備的金額也要水漲船高,建議以可支配所得的四分之一來做退休金的規劃。
總括來說,不論是購房或是退休資金,都是一筆為數不小的金額,建議可以及早規劃投資理財,才能透過時間與複利效果來快速累積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