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蛙就派 發達集團副總裁
-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15-02-09 17:09
全球央行競相寬鬆,外資有恃無恐連3週加碼新興亞股,台股受惠最大
國內財經:全球央行競相寬鬆,外資有恃無恐連3週加碼新興亞股,台股受惠最大
2015/02/09 16:34 財訊快報 郭貴玲
【財訊快報/郭貴玲報導】中國上周宣布全面降準,全球主要央行儼然在競賽貨幣寬鬆,浮濫資金湧向金融市場,外資有恃無恐對新興亞股連三買,單周加碼17.6億美元,其中七成流入東北亞的台股、韓股,分別買超8.42億美元、4.36億美元,印度則在大漲後出現獲利了結,調節1億美元。
中國信託多元入息平衡基金經理人朱戌文表示,全球主要央行前仆後繼向市場注入信心,沖淡對景氣前景不安情緒,加上美國就業、消費信心大致向好,成為股市向上的主要穩定力量。
朱戌文指出,在油價破底風險消除、全球需求轉強聯想下,出口導向的新興亞洲將是首要受惠者,特別是今年中國農曆新年時點較遲,拉長春節前夕消費熱潮,有利推升電子業首季業績、出現淡季不淡,以科技股為領頭的台、韓股市,較易吸引國際資金湧入。
台股方面,今天受春節長假逼近影響,退場觀望氣氛轉濃,終場下跌34.68點,收在9421.50點。中國信託台灣優勢基金經理人呂雅菁指出,時值台股封關倒數計時,投資人操作心態轉趨保守,不僅集中市場成交量降至654億元,連四個交易日萎縮,為今年以來最低,店頭市場成交金額更掉到136億元,創去年11月14日以來最低。三大法人方面,合計加碼25.7億元,其中外資買進32.7億元,印證內資觀望、外資捧場戲碼。
呂雅菁認為,台股仍處於中長線多頭格局,惟9日KD、RSI、MACD等技術指標顯示,短線上正向訊號有偏弱跡象,預料人氣重新匯集、量能擴大前,本周加權指數上行空間將受限。
朱戌文提醒,全球貨幣政策與基本面持續處在不平衡狀態,尤其歐洲央行與IMF等皆對希臘債務協商採取強硬態度,破局風險頻傳,市場趨避心理隨時有升高可能,建議投資組合仍以分散佈局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