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 發達集團副處長
來源:盤後分析   發佈於 2009-04-13 13:44

04/14號傳真稿筆記

美國靠金融股衝8000,台灣靠金融股挑戰6000?
4月10日,美國股市因「耶穌受難日」休市一天,不過9日美股卻因為富國銀行宣布第一季將大賺30億美元,帶動銀行股全面大漲,讓道瓊指數大漲246.27,一舉將指數推進到8000點以上,並創了6469回檔以來的高點,收在8083.38。
9日美國銀行股全面大漲,其中受消息面衝擊最大的WELLS FARGU股價大漲22.57%,收在18.25美元。美國銀行大漲18.98%,收在8.4美元,摩根大通大漲13.42%,收在31.11美元,而花旗也大漲8.52%,收在2.93美元,金融股幾乎是全面性發動漲勢。
這其中有兩個引爆點,一是富國銀行的財務總監HOWARD ATKINS表示:「我們已經於去年12月完成合併美聯銀行,首季是兩家銀行合併後的第一個財報季度,我們已把損失撇得乾乾淨淨,現在正享受合併帶來的好處。」富國銀行預告首季將大幅成長5成到30億美元,EPS是0.55美元,大幅超乎市場預期,因此,盤中股價一度大漲31.7%,股價最高漲到19.95美元。有了富國銀行的激勵,由於09年1Q是銀行業接受政府數以千億美元救助以來,第一個完整季度的財報,預料大型銀行如JP MORGAN,美國銀行,甚至花旗銀行都可能交出比去年第四季還好的成績,因此,股價都紛紛反彈。
另一個心理壓力的解除來自時代雜誌(TIME),時代雜誌有一篇專題報導,標題是「銀行危機來得急,去得快」時代雜誌轉載財經網站24/7 WALL STREET的分析報告,指出:「2008年銀行業的大危機已經結束,未來銀行股不會大漲,但股價也不會再急衝直下,且多數銀行都經過銀行體質檢查的「壓力測試」考驗。
道瓊指數攻上8000點關卡,銀行股扮演了重要角色,最具代表性的是高盛(G/S)股價一度暴跌到47.41美元,一度讓以每股115美元買進可轉債的巴菲特灰頭土臉,如今高盛已漲到124.98美元,高盛市值一度跌到217.78億美元,如今股價大漲163%,市值已拉升到574.14億美元,高盛成為美國表現最搶眼的銀行股。其次是摩根史丹利跌到6.71美元後,股價步步走高,來到25.37美元,市值也拉升到272.38億美元,從最低到最高摩根史丹利股價大漲278%。
其他代表性的銀行股如花旗已從0.97美元拉升到3.04美元,美國銀行9月拉出一記長紅,股價創了9.85美元新高,從2.53漲到9.85美元,美國銀行的股價已大漲289%,市值也從161.95美元拉升到611.33億美元,最具代表性的是JP MORGAN 9月股價強力大漲5.5美元,市值增加到1230.72億美元。
JP MORGAN最慘的時候,股價跌到14.96美元,市值只剩下562.18億美元,如今市值膨脹一倍多,已成為全球前3大市值的大銀行,美國的銀行股熱脹冷縮,可以看出從股價,市值變化的微妙。
目前摩根大通以1230.72億美元領先,富國銀行831.03億美元居次,美國銀行以611.33億美元居第三,高盛的574.14億美元排名第四,股價的強弱勢,也使美國銀行業市值又一次大風吹,經過這一波強力大反彈,美國的銀行股已經反彈了1.5倍到2倍之間,看起來再破底機率不大,台灣的銀行股在類股表現中相對落後,未來是不是有補漲機會值得多加留意。
金融分類指數這次從447.6起漲,一直彈升到665.57,目前領先股的華票(2824)與國票金(2889),攻上年線的兆豐金(2886),元大金(2885),富邦金(2881),聯邦銀(2838)及證券股,落後年線尚遠的低價股以玉山金(2884),台新金(2887),台企銀(2834),遠東銀(2845),大眾銀(2847)最值得注意。最落後的是壽險業,目前基本面最差,去年虧掉49.6億元的台壽保(2833),以每股11元增資,都能從12.05元漲到19.45元,這種利空最大的個股都能拉出6成以上的漲幅,顯然銀行股的最大利空已過去,信用卡債12.5%的利空已漸反應,像中信金(2891)顯年線仍遠,未來補漲空間值得期待。
今年兩岸MOU問題仍沒有共識,不過兩岸關係快速改善,兩岸金融問題會不會出現類似溫家寶突如其來用爬的也要來台灣的喊話,這種用默契代替文書簽署的方式,有可能在今年出現,在大家對陸客來台感到灰心之後,3月陸客來台逾6萬人,未來金融開放會成為兩岸大戲,股價基期最低的金融做很可能是指數攻6000點關卡,好又安全的王牌。
台股共譜五大傳奇股
加權指數從3955.43直攻向5788.21,台股大漲1832.78,這是個波段大漲幅。台股這一波「驚奇之旅」,已足夠讓市場感到「拍案驚奇」了,因為從一些指標股可以看出台股這一回真的很有活力。
洋華寫下第一個傳奇
我們先來看看幾檔個股的活力,一是觸控面板的洋華(3622),今年初,洋華的股價只有44元,上市後,洋華股價一路飆高,到了4月10日已漲到300元,這幾個月來,洋華已大漲了5.81倍,在股市空頭市場 ,這是很罕見的現象。
洋華是國內最大觸控面板大廠,去年營收68.52億元,成長906%,獲利13.08億元,稅後11.56億元,EPS達11.32元,今年準備切入中國大陸手機及小筆電的觸控面板市場,使得股價受到極大憧憬大漲。洋華大漲,也使一直以來都很有爭議性的合機(1618)從3.88元飆升到13.4元,股價也大漲2.45倍。
洋華帶領觸控面板產業獨領風騷,今年元月22日以每股18元上櫃的熒茂(4729),一上櫃後,股價持續飆升漲到47.05元,熒茂大漲也使持股38.18%的大股東強茂(2481)股價受到激勵,從8.49元漲到18.15元,還有仍在興櫃的安可(3615)與富晶通(3623)也跟著炙手可熱。
安可是錸德(2349)的子公司,安可準備上櫃,股價已從13元飆升到70元,而富晶通最近跟著安可漲,股價也從10.5元漲到38.42元,讓擁有安可與富晶通的母公司,錸德與中環(2323),在光碟片產業已成昔日黃花的情況下,重新找到新的春天。
另一個觸控面板大廠義隆電(2458)挾著題材發威,股價已從14.55元大漲到36.7元,足足漲了1倍多,義隆電去年獲利平平,今年可能仍是小幅虧損,但是最近以專利權卯上APPLE,給了市場很大聯想空間,股價穩穩向前行。
一個觸控面板題材,帶給洋華創造了5倍的股價上漲空間,也帶動所有觸控面板股大漲,大漲5倍的洋華寫下台股第一個傳奇。
網龍、宇峻寫第二個傳奇
二是在不景氣中的宅經濟概念股脫穎而出,南韓的NC SOFT不斷的在寫傳奇,今年以來,NC SOFT從22900韓元一路大漲,並寫下11.05萬韓元高價,股價大漲3.82倍,台灣的網路遊戲股也不甘示弱,頻頻締造新紀錄,其中宇峻奧汀(3546)與網龍(3083)最具傳奇色彩。
宇峻在去年金融海嘯中上櫃,股價表現並不起眼,指數跌到3955的時候,宇峻寫下35元的新低價,沒想到這一家不起眼的遊戲公司竟不斷寫傳奇,宇峻去年稅後純益達1億4374萬元,EPS達5.77元,今年業績有成長一倍實力,宇峻在4月10日已將股價推進到168元,今年來股價大漲3.81倍。網龍則從55.6元一路漲到198元,股價也是大漲1.56倍。
今年第1季網龍營收達5.53億,比去年同期的3億,成長了84%,宇峻的營收2.149億元,成長126.2%,其他如遊戲橘子(6180)的9.59億,也成長18.4%,只有智冠(5478)的3月營收4.58億,寫下近半年新低。從南韓的NC SOFT,到台灣的網龍、智冠、宇峻,台股的第二個傳奇由網路遊戲產業來扮演。
太醫拉動生技股大漲
三是生技股也在寫傳奇,第一個拉大格局的是太醫(4126)從17.4元起漲,一直漲到45.8元,股價大漲1.63倍,太醫揭開生技股大漲序幕,其後在政策加持下,生技股全面狂飆,像晟德(4123)從18.95元漲到47.85元,健喬(4114)從12.12元大漲到37.7元,聯上(4113)從4.12元漲到14.3元,漲了247%,然後是濟生(4111),加捷(4109),邦特(4107),東洋(4105),永日(4102),弘如洋(3266),景岳(3164),紅電醫(1799)到訊聯(1784),漲幅都在1倍到2倍之間。這些漲幅大的生技股又帶動漲幅小的生技股,形成類股全面飆升的景象。
聯發科與威盛共譜山寨商機
台股的第四個傳奇,是中國家電下鄉帶來的新商機,高價股的聯發科(2454)從177元漲到342元,幾乎漲了1倍,300元的高價股漲1倍是很難的,而低價股威盛(2388)從4.89元漲到19.9元,漲幅超過3倍,從這一組出發,聯發科帶出了高價股族群,像是大立光(3008)從167元漲到303元,宏達電(2498)也從256元漲到446元。同時聯發科也帶出IC設計的新狂潮,從原相(3227),創意(3443)到智原(3035),這次智原從20.8元漲到47.6元,威力正在增強中。其他如群聯(8299),致新(8081),雷淩(3534),立錡(6286),安國(8054)等都頻頻改寫大漲1倍的傳奇。
威盛則帶出了低價股的投機空間,從華泰(2329),矽統(2363)一組,再到華通(2313),國巨(2327),錸德,中環,智邦(2345),菱生(2369),到仲琦(2419)等都令人刮目相看。這次在1Q可望繳出佳績的從電子到傳產已連成一氣。像是台光電(2383),勝華(2384),毅嘉(2402)股價都迫不急待大漲,傳產股的福興(9924),春雨(2012),華夏(1305),卜蜂(1215),股價也都齊聲大漲。
旺旺、康師傅帶出長線多頭
第五個傳奇是中國內需的土壤逐漸肥沃,這個養分滋潤下的個股,默默已成為長線黑馬,像旺旺即將回台掛牌TDR,已讓旺旺保(2816)分兩段大漲,股價從6.5元大漲到24.9元,而一向不太起眼的中視(9928)居然變成飆股,股價連漲5個停板,從5.65元強力拉升到13元,這股投機力令人震撼。
蔡衍明炙手可熱外,這回沒有標到A11的康師傅魏家,似乎回頭照顧味全(1201),已讓味全大漲,再創26.6元新高價,當年魏家以每股60元,從阿丁手上接手味全股權,如今手上現金充沛,全力加持味全已別無選擇。
而尹衍樑的中國大潤發已使得潤泰新(9945)與潤泰全(2915),成為享受中國市場成長的長線潛力股,現在這個內需概念已深化到電子產業,從聯強(2347)、藍天(2362)、廣宇(2328)、燦坤(2430),到大聯大(3702)都有了中國內需的影子。整個來看,這五大傳奇撐起台股反彈開闊的空間。
<本帖最後由 學習 於 2009-04-13 18:00 編輯 >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