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費落蒙 發達集團處長
-
來源:健康養身
發佈於 2014-04-24 23:25
提肛縮陰,揮別應力性尿失禁
一般尿失禁患者所做的療程,分別有「骨盆底肌肉運動」及「骨盆底肌肉電刺激」二種,此二種療程是否都要做?是許多病患常會提及的問題。
使用一種以上方式或藥物治療,西方形容為「雞尾酒」,筆者以為用臺灣的「什錦剉冰」比喻更為貼切。問題是,將數種有效的療程加在一起,真的比較有效嗎?
「骨盆底肌肉運動」或「電刺激」對於普遍困擾著中、老年婦女的輕微應力性尿失禁有良好的效果。「骨盆底肌肉運動」又稱「凱格爾運動」,藉由主動式的收縮肛門、陰道、尿道旁的肌肉,進而強化整體骨盆底肌肉群的強度,可有效改善尿失禁的症狀。近年挪威的KariBo博士發表了許多重要論文,提出「加強訓練課程」的方式,成功率可達六成。
「骨盆底肌肉電刺激」最早開始於1952年,其原理在刺激骨盆底肌肉的傳入神經,進而啟動尿道周圍,甚至全骨盆底肌肉的收縮,而達到肌肉復健的目的。「電刺激」由機器帶動,患者不需經過複雜的學習過程,但屬於被動式收縮,臨床效果並不如骨盆底肌肉運動好,所以多用於無法自行完成骨盆底肌肉運動的患者,或扮演輔助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