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sets/common/avatar.png)
-
sllouh 發達集團稽核
-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11-02-28 07:43
匯兌回沖概念股 帶台股上衝
【經濟日報╱記者詹惠珠/台北報導】 2011.02.28 03:30 am
新台幣回貶,讓去年第四季飽受匯兌損失的企業豬羊變色。科技廠原本預期第一季新台幣兌美元匯率,約在28.5到29之間,新台幣回貶,讓電子廠享有匯兌回沖的利益,營收和毛利率都優於預期。
新台幣上周兌美元匯率為29.754,新台幣止升回貶,已先行反應在股票市場,上周五有不少中小型電子股的股價大漲,是提前反映新台幣回貶的趨勢。法人票選12檔匯兌收益概念股,主要集中在中小型的光學、LED、電子零組件、汽車零組件和壽險等公司。
電子大廠因為能夠避險的資源較多,無論新台幣升貶始終有匯兌收益,例如台達電等。但中小型廠由於匯率避險的成本高,有時採購是用新台幣,但出貨收美元,曝露在較高的匯率風險中,因此新台幣走貶,原本不少中小型廠去年第四季獲利遭侵蝕,但在今年第一季又有回沖的機會。
即使像大立光、宸鴻這種績優的公司,去年第四季仍被新台幣升值吃掉不少獲利。以大立光為例,去年第四季就出現高達3.1億元匯兌損失,高於市場預期,宸鴻也有2億元的匯兌損失,吃掉近1元的EPS。
法人表示,去年第四季,大部份廠商的接單匯率約在30以上,會計師都要求以台灣銀行實質匯率即29.1至29.3結算,造成可觀的匯兌損失,也讓企業預估今年的新台幣匯率,都傾落在28.5元到29元之間。
新台幣回貶,除了對電子股有好處外,擁有龐大海外投資的壽險公司也是大利多。過去新台幣升值時「虧很大」的國泰金和新光金,由於旗下國泰人壽和新光人壽的海外投資部位,分別高達1兆元和5,000億元,也將產生潛在的匯兌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