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ploads/avatar/03/42/34236.jpg)
-
股風 發達集團營運長
-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11-01-17 13:50
工商時報重點新聞
46.空地稅復出
據悉,行政院上週已同意財政部建議,廢止74年「暫時停徵空地稅或照價收買」解釋令,廢止後,地方政府即可研商課徵高於地價稅2~5倍的「空地稅」或實施「照價收買」,以遏阻私人或建商養地、炒作地皮。
台北市政府財政局長邱大展昨天表示,會評估實施空地稅,以嚇阻私人養地。
近年因大台北地區房地價格飆漲,民間學者、立法院、甚至監察院都呼籲中央重新檢討開徵空地稅。於是財政部和內政部協商,取得共識,財政部具文向政院建議廢止74年命令,行政院日昨已同意。
47.開放港埠經營業參與愛台建設
第二波陸資來台可望很快定案!據了解,經濟部針對第二波陸資來台開放已如火如荼檢討中,各部會有高度共識,擬開放港埠經營業來台投資愛台12建設項目。政策一旦確定,愛台12建設中的高雄港第6洲際貨櫃碼頭開發將直接受惠,大陸最大航商中遠集團可望入股陽明海運子公司高明公司。
據了解,第二波陸資開放項目以製造業最多,約數十項,連同促參公共建設及交通建設應不到百項。
由於經部於2009年6月30日公布第1階段陸資來台投資項目已逾一年半,其中有關民間參與公共建設BOT爭議甚大。據現行規定,大陸企業來台參與公共建設BOT案,只能出資,不能經營。
據悉,大陸最大航商中遠集團有意入股陽明海運子公司高明公司獨家擁有特許經營權的高雄港洲際貨櫃中心,共同開發高雄第6貨櫃中心。
48.台積訂單能見度 看到第3季
受惠於整合元件製造廠(IDM)的關廠轉單效應持續發酵,及40奈米先進製程訂單接不完,台積電農曆年後投片量急增,3月份將再現產能全線大滿載榮景,且訂單能見度直透第3季上旬。
由於台積電訂單過多無法消化,許多IDM廠開始尋求其它晶圓代工廠支援,不僅聯電、世界先進接單急增,二線廠如漢磊、茂矽等也被IDM廠包廠。
設備業者透露,IDM廠擴大委外釋單,主要是關廠轉單效應持續發酵。以台積電為例,大客戶飛思卡爾關閉日本仙台及法國Toulouse兩地6吋廠後,已將訂單轉至台積電6吋廠Fab2,至於德儀、意法、安森美(ON Semi)、亞德諾(ADI)等,則在關廠後陸續轉單至台積電8吋廠。而隨著IDM廠的訂單在2月後陸續到位,台積電6吋及8吋成熟製程利用率將在3月達到滿載。
此外,台積電40奈米訂單也在美國消費性電子展(CES)後急增。由於英特爾Sandy Bridge只支援DirectX 10.1繪圖核心,英偉達(NVIDIA)及超微的40奈米DirectX 11繪圖晶片需求大增,自然擴大對台積電投片;超微40奈米Zacate及Ontario加速處理器獲ODM/OEM廠大量採用,自然也擴大對台積電下單。
而智慧型手機及平板電腦大賣,包括高通、美滿(Marvell)、英偉達等ARM架構應用處理器(AP)訂單大量湧向台積電。也因此,台積電12吋廠至今仍全線滿載,65/55奈米及40奈米訂單均已經排到7月。
台積電去年第4季合併營收達1,101.42億元,優於市場及公司原先預期,市場原本預期本季因進入傳統淡季,營收將較上季下跌5%,不過,在IDM廠的訂單大量湧入、及12吋廠訂單全滿等情況下,法人預估台積電本季營收有機會與上季持平,維持1,100億元規模。
台積電訂單滿手接不完,要不到產能的IDM廠,自然開始尋求其它晶圓代工廠支援,聯電及世界先進近期就獲得德儀的0.35微米訂單,8吋廠利用率回升到9成以上。
49.晶圓代工 全體吃肉喝湯
金融海嘯後IDM廠關廠動作不停歇,雖然大部份關閉的是6吋廠以下中小尺寸晶圓廠,但是製程無法再升級的8吋廠,也陸續關閉生產線,或是將生產線與其它廠合併。
至於在12吋廠部份,2000年以來,IDM廠擁有的12吋廠數量不超過10座,所以,IDM廠近兩年的關廠計劃,已經讓晶圓廠總產能大幅減少。京元電總經理梁明成指出,IDM廠關廠關過頭,Fab-Lite(輕晶圓廠)將導致Fab-Tight(晶圓廠產能供給吃緊)結果。
根據統計,2008年以來的最近3年內,IDM廠總共關閉了36座晶圓廠,主要集中在5吋廠及6吋廠,已減少的月產能合計達36.8萬片8吋約當晶圓,雖然僅佔全球IDM廠總產能的5%,但是這些產能卻等同於23%的晶圓代工產能。而隨著IDM廠的關廠動作持續進行,這些訂單若全數轉單到晶圓代工廠,將會吃掉全球晶圓代工廠將近四分之一的產能。
由此來看,市場對於晶片的需求將只增不減,但IDM廠關廠後,自然會面臨產能不足問題,結果就是只能轉向與晶圓代工廠合作。只是,包括台積電、聯電、全球晶圓(GlobalFoundries)、中芯國際等業者,2010年以前的投資規模不足,去年拉高投入的資本支出,要等到2012年才會將產能完全開出,所以,今年晶圓代工市場仍將出現產能不足榮景。
晶圓測試廠京元電總經理梁明成就表示,IDM廠在金融海嘯後的關廠動作持續進行,並未因景氣復甦而停止,所以IDM廠未來將會更依賴晶圓代工廠提供產能。只不過,晶圓代工廠的產能增加幅度有限,無法完全滿足IDM廠需求,所以IDM廠搶產能將成為今年常態,IDM廠的Fab-Lite策略,導致了Fab-Tight的結果。
今年半導體市場的特色,就是有產能者才能勝出,且產能最多的業者,將可望通吃市場訂單,所以,除了台積電、聯電等一線廠接單可望滿到下半年,中小尺寸代工廠如漢磊、茂矽等也是訂單滿手,可望陪著一線廠一起吃肉喝湯。
50.漢磊連4季漲價
國際整合元件製造廠(IDM)大動作對台釋出類比IC晶圓代工及磊晶晶圓(EPI Wafer)訂單,隨著訂單在1月起陸續到位,磊晶晶圓需求強勁爆增,已出現供給吃緊現象。由於IDM廠持續加碼下單,磊晶晶圓將重演去年大缺貨榮景,加上日系磊晶圓廠已順勢調漲價格3%至5%,國內業者也將跟進,國內最大磊晶圓廠漢磊(5326)將直接受惠。
事實上,漢磊去年底就已感受到IDM廠釋單的強勁需求,去年12月磊晶產能利用率已拉上滿載,而現在IDM廠訂單湧向台灣,包括立錡、致新、通嘉等類比IC業者也開始爭搶產能,所以第1季磊晶晶圓已確定供不應求。
國內類比IC業者指出,以現在搶產能的情況來看,磊晶晶圓可能在3月份就會開始重演去年缺貨潮,由於磊晶設備供不應求,產能擴充不易,因此缺貨情況到第2季旺季時將更嚴重,且缺貨缺到下半年已是無法避免的事。除了可能再度發生先付錢才能取貨的情況,因日系業者已調漲價格3%至5%,國內業者也已醞釀跟進,而這將會是磊晶廠連續第4個季度調漲價格。
IDM廠在將類比IC訂單委由台灣晶圓代工廠生產的同時,上游磊晶晶圓片也同步釋單向台灣業者採購。由於IDM廠的委外釋單數量龐大,每一家IDM廠每月所需產能動輒上萬片,因此國內磊晶圓廠如漢磊、嘉晶等均直接受惠,其中漢磊因為是國內最大半導體磊晶晶圓供應商,因此成為最大受惠者,本季訂單早已接滿,訂單能見度直透下半年。
51.英特爾報喜 PC淡季不淡
晶片大廠英特爾財測優於預期,整體PC供應鏈第一季可望有淡季不淡表現。法人認為,PC相關的基板、類比IC、網通IC、散熱模組、機殼等,第一季營收或有逆勢成長表現,可留意低基期個股的補漲機會。
英特爾公布去年第四季營收一一五億美元,較前一季小幅成長三%,毛利率則來到六十七‧五%的歷史新高水準,稅後淨利為三十四億美元,季增率達十五%,每股盈餘○.五九美元也創下新高紀錄。
除了營收、獲利符合市場預期的高標水準外,英特爾對今年首季的看法更優於預期。英特爾預期,第一季營收預估約在一一一億至一一九億美元間,中間值為一一五億美元,約與去年第四季持平,確認了淡季不淡的基調。
英特爾執行長歐德寧指出,全球經濟復甦,今年各產品線均會優於二○一○年,英特爾已推出新一世代Sandy Bridge處理器及多款Atom新晶片,預估今年營收可較去年增加一成。
52.智原USB 3.0出貨 10倍速成長
設計服務廠智原科技(3035)看好今年USB 3.0市場前景,明日將首度舉辦USB 3.0技術論壇,由於轉投資公司如睿思科技、銀燦科技、原昶科技等均已獲得訂單並開始出貨,法人預估智原今年USB 3.0控制晶片出貨量,至少會較去年成長10倍。
智原去年10月及11月營收維持在5.4億元左右,但12月因進入出貨淡季,歐美及大陸客戶延後ASIC取貨,導致12月營收月減17.7%至4.46億元。智原去年第4季營收15.3億元,季減8.5%,略低於市場預期,而去年全年營收達62.75億元,年增率達22.5%。
智原今年將營運重心放在USB 3.0市場,明日將舉行技術論壇,帶領轉投資公司共同造勢。睿思科技指出,由於英特爾Sandy Bridge及超微Fusion等電腦新平台,均將USB 3.0列為標準配備,所以睿思科技第1季USB 3.0主機端晶片已開始大量出貨。
53.亞光數位相機 出貨飆
光學元件大廠亞洲光學(3019)昨(16)日舉辦忘年會,董事長賴以仁表示,今年將新增「內建微投影功能的數位相機、電視牆、條碼讀取機和家庭劇院3D投影機」等4大產品線,加上數位相機出貨量可從去年的600萬台拉到今年的1,000萬台,今年將是個好年。
亞光從光學元件起家,拜「哈雷慧星」帶來天文望遠鏡的需求而崛起,逐步壯大成為國內的光學元件大廠。數年前,亞光切入數位相機系統組裝領域,一度因為接單政策而漏失成長契機,加上金融海嘯來襲,過去2年表現並不如預期。
不過,亞光今年的成長空間值得期待!賴以仁就表示,該公司在2009年合併偉創力(Flextronics)的數位相機位於日本的研發團隊,所研發的全新產品本來就預定今(2011)年推出,而去年花了不少研發資源,但卻沒有做出貢獻,也是去年表現不好的原因之一。他強調,今年的數位相機出貨目標將達1,000萬台、大幅超越去年的600萬台,大幅成長66%,而且超過6成是中高階機種。
至於亞光與德儀(TI)所合作開發、出貨給GE的內建微投影功能的數位相機「PJ-1」,近期獲得市場高度評價,元月份就會在美、日推出,賴以仁說,目前單月訂單約1萬多台。
亞光2009年合併營收228億元,去年為246億元,法人評估今年營收將可大幅成長35%、超過330億元水準。
54.漲聲再起 玻纖布廠Q1笑開懷
看好景氣回春,CCL廠自去年底起加緊對上游原料玻纖布追補庫存,在市場需求急切湧現下,去年第4季急跌的玻纖布價格不但得到支撐還一路往上,繼元月傳出拉出10%至15%的漲幅後,據傳已有玻纖布業者醞釀在2月,再推新一波的漲聲。 雖然2月份的漲幅尚未敲定,不過預料應不致高過元月,可望落在5%附近。
今年元月報價持續墊高,連帶也使得市場對於玻纖布廠包括德宏(5475)、富喬(1815)、建榮(5340)首季營收看漲,有機會出現首度首季營收超出第4季的榮景,且營收季增率,也有機會達到1成以上。
看好今年的景氣,各家玻纖布廠今年都有擴產動作,法人指出,德宏工業去年擬定的兩岸織布機擴充計畫,敲定在台灣廠增設60台織布機,將總機台數擴增至400台;至於蘇州廠則計畫增設20台,總數達到489台,合計兩岸織布機台數即達到889台,新增的產能可望在元月底前全數開出。
至於富喬電子級玻纖布機也在去年2月擴增到442台,在既有紗源支撐,不排除後續還會再擴增產能。
建榮副總劉純珍則指出,建榮新機台原本預定在今年第2季到位生產,但受到市場搶訂機台潮影響,擴產時點延後到7月,預定新增的120台機台,將分批在第3季相繼到位,將總織布機的台數擴增至500台。
55.資通路族群 元月業績勁揚
歷經金融風暴的洗禮,去年整體景氣轉好,企業對於年終尾牙也展現誠意,大手筆加碼,3C資訊通路1月份業績可望因此受惠,接下來又逢農曆過年,尾牙商機加紅包效應,包括燦坤(2430)、全國電子(6281)、聯強(2347)、捷元(5384)、建達(6118)、網家(8044)、順發(6154)等3C資通路族群,在雙重利多的帶動下,1月份業績將明顯勁揚。
56.法人追捧 欣興市值直逼千億
在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需求的推升之下,擁有Anylayer HDI板產能的欣興(3037)、健鼎(3044)被外資券商點名為主要受惠者,欣興在法人買盤追捧之下,市值直逼千億元大關,健鼎也直逼歷史新高水準,Anylayer HDI板帶動PCB廠設備升級之下,PCB產業重新進入技術導向時代。
PCB一線廠南電、欣興、華通、健鼎等為了擴建Anylayer HDI板產能,均趕在去年提前釋出雷射鑽孔機的設備訂單,今年可望如期交貨,然因主要設備訂單集中於Hitachi、Mitsubishi手上,今年才下訂的設備,交期長達6個月,成為今年拖延產能開出的瓶頸。
在Anylayer HDI帶動PCB廠設備升級之下,老牌PCB廠華通指出,PCB產業將重新進入技術導向時代。華通分析,台灣廠商跨足PCB產業以來,主要可以區分為三大階段,分別是民國88年以前、民國88年至98年以及民國98年以後,民國88年以前台灣PCB產業剛萌芽,台系廠商相繼進入,是技術導向時代,88年至98年產業侷限於傳統10層板,逐步進入停滯期,PCB業者只能透過管理獲利,98年以後,卻因為蘋果的帶動,逼迫業者設備升級、技術升級,PCB產業重新步入技術導向時代。
健鼎則指出,Anylayer HDI板形成更高的擴產門檻,掌握資金與技術的廠商對訂單將有吸納的效果,在Anylayer HDI上只有一線廠掌握優勢,未來將會出現大者恆大的趨勢。
在外資券商相繼點名欣興、健鼎為主要受惠廠商之下,法人買盤湧入欣興,欣興的法人持股部位上周一口氣跳升逾3個百分點,目前外資法人持股達45.52%,而欣興也因為股價上漲、合併全懋的效益之下,市值已經創下歷史新高,上周五欣興的市值達933億元,距離千億元大關僅咫尺之遙,相當有機會成為南電、華通之後,市值曾經突破千億元大關的PCB廠。
而健鼎的外資法人持股也維持62.03%的高檔水準,市值達615.17億元,距離歷史新高市值670.33億元也相去不遠。
57.MacWorld月底登場 蘋果概念股夯
蘋果MacWorld大會將在1月26日登場,市場預期,蘋果迷聚集在MacWorld大會,將再度炒熱蘋果話題,市場也將再度聚焦相關概念股,包括第二代iPad以及蘋果iTV,以及iPhone5等話題新產品,受惠股包括鴻海、正崴、TPK宸鴻、鴻準等。
法人指出,MacWorld雖非蘋果的官方展,且蘋果2009年起就退出參與MacWorld,不過MacWorld聚集蘋果第三方開發商以及蘋果迷,預期仍會在市場掀起蘋果產品的話題。
法人指出,2011年蘋果最受矚目的新產品包括第二代iPad以及iPhone5以及iTV,鴻海家族仍是台系供應鏈的大贏家。市場預期二代iPad及iPhone5都將在第1季上市,搭蘋果上市熱潮,蘋果概念股可望再起旋風。
法人預估,今年蘋果iPad全球出貨量在2,500萬台至3,000萬台,鴻海家族將是iPad概念大贏家。法人指出,受惠iPhone以及iPad大單加持,鴻海今年營收年成長率可望超過15%,全年營收挑戰3.5兆元。
市場一度傳出,廣達將與鴻海平分第二代iPad組裝訂單,不過根據供應商透露,從系統廠備料動作來看,第二代iPad恐怕仍是由鴻海拿下獨家供應單。
此外,據了解,和碩送交蘋果的樣機是7吋平板,不過,蘋果執行長賈伯斯唱衰7吋在平板電腦沒機會,等於間接宣告和碩這一階段爭取成為蘋果平板供應商暫告出局。
法人看好鴻海將在iPad組裝訂單獨家受惠,不過由於廣達在平板電腦布局頗積極,日前甫與3M宣布合作搶攻觸控市場,後勢仍具潛力。
此外,鴻海董事長郭台銘大弟郭台強領軍的正崴,也是蘋果連接線的主要供應商,據了解,正崴已開始在出貨二代iPad連接器訂單,帶動正崴今年展望樂觀,法人預估正崴今年營收挑戰600億元。
而鴻海旗下鴻準將是主要受惠機殼廠。鴻準為蘋果MacBook Air、iPad及iPhone主要供應商,去年第4季營收受惠出貨,維持相對高檔,加上鴻準是任天堂遊戲機主要組裝廠,受惠任天堂新掌上型遊戲機3DS題材,法人對鴻準不看淡。
58.仲琦cable CPE出貨 今年上看400萬台
仲琦(2419)去年cable CPE(用戶終端設備)出貨大躍進,根據券商推估,仲琦去年全年cable CPE出貨量高達318萬套,較前年出現逾1.5倍的成長,今年雖因降低部分低毛利的美國訂單比重,但出貨量仍是只增不減,初估今年的出貨套數有機會突破400萬台出貨大關,年成長率達26%,但由於平均毛利率有機會拉高,再加上今年少掉了認列新世紀資通股票的業外損失,今年獲利可望出現明顯成長。
59.洋華估Q4毛利率下滑
觸控面板廠商洋華(3622)第4季營收受到中大尺寸電容產品出貨量未如預期,拉下整體營收約與第3季持平,加上匯率因素,預期第4季毛利率將比第3季明顯下滑;儘管第4季獲利恐不如預期,但法人仍預估公司2011年營收可望比2010成長達3成以上,單季營收逐季成長。
洋華指出,第4季毛利率由於受到匯率及產品組合變化等因素影響,不僅較原本預期為低,也預期將比第3季毛利率的29.5%明顯下滑;展望100年業績,公司預計仍將成長,應用於手機及平板電腦的電容產品預計將持續成長,並在年中以後將有較明顯之成長幅度。
目前洋華營收來源仍以小尺寸手機應用觸控面板為主,主要客戶包括Samsung、HTC、Nokia等等,3.5吋小尺寸電容式觸控面板產能約達1200萬片/月,預計2011年第2季底前,將提升到1500萬片/月,2011年底更將擴至2000萬片/月。
洋華預估2011年電容式觸控面板產品的營收比重,將從2010年的25至30%,提升到55~60%以上。洋華指出,電容電阻觸控面板均有新客戶與新產品推出,全年營收可望持續持續成長,法人預估洋華2011年營收將維持原先3成以上的目標,2011年順利突破200億元的關卡。
60.水泥業不妙 Q1營益率恐下探
進口水泥搶市,國內水泥價格首季報價仍維持在每噸1,900-2,000元的低價;歐美暴雪、澳洲大水,國際煤炭現貨價格已衝高到110、120美元,「內憂外患」,國內水泥廠首季獲利出現隱憂,營益率恐再探底!
2010年水泥價格為每噸2,000元、煤炭價格為80-90美元,台泥(1101)前3季的營益率已經從前年同期的3.2%,跌到0.62%;亞泥(1102)更是從11%,下滑到0.15%。
二線水泥廠環泥(1104)、幸福(1108)及嘉泥(1103),更出現負的營益率。
根據水泥廠過去五年的財報,以成本分析,煤炭價格每噸在4、50美元時,成本只佔整個水泥成本的2成上下;去年煤炭合約價漲到每噸90美元,反而佔總成本的35%以上。
以台泥來看,2010年前3季營收有164.97億元,營業淨利確只有1.02億元;亞泥營收67.49億元,營業淨利僅1,071萬元。
61.日勝生訂出三三三集團願景
日勝生(2547)轉投資效益去年全面發威,2010年集團合併營收接近140億元史上最大量紀錄,今年2011年可望再上層樓,。日勝生集團進入建國百年之際,也訂出「三三三」的集團願景,第一個三年營收獲利進入爆發期,第二個三年商業不動產、本業營收占比將各50%,第三個三年將把重心移到海外市場。
62.永大電梯大陸接單 斬獲大
經濟景氣復甦、大陸「十二五」計畫又計劃在郊區大量興建經濟適合房的激勵,國內電梯大廠永大(1507)今年兩岸電梯接單大有斬獲,其中大陸電梯接單從去年1.4萬台提高至1.8萬台。
永大主管指出,原本預估去年12月份營收會較前年同期衰退5%,卻因捷運蘆洲線2億多元電扶梯,實際營收3.47億元,反而較前年同期成長8.52%,今年營收來自蘆洲線電扶梯標案還有6,000多萬元。景氣復甦,建商相對看好今年房市,永大預估今年台灣出貨會從去年1,700多台提高至1,800多台。
63.聚陽好年冬 EPS上看6元
聚陽實業(1477)去年已從金融風暴谷底迅速反彈,可望度過好年冬,全年營收突破141億元大關,稅前每股盈餘有機會超過7.5元,稅後至少有6元的實力。該公司董事長周理平表示,雖然面對原物料的飆漲與新台幣升值等多重壓力,2011年營運仍不會比去年差。
法人估計,聚陽2011年的營收與獲利都有機會再寫下歷史新頁,營收突破150億元,甚至不排除上看160億元目標,EPS則超過8元。
聚陽去年營收,達141.26億元,距離2007年創下的147億元,僅有些差距,卻是近10年次高的紀錄,整體來說,去年也是近年來罕見的豐收年,至少是金融風暴以來表現最佳的一年。
周理平說,下半年受到國際棉價飆漲的衝擊,加上新台幣升值的壓力湧現,歐美客人的訂單轉趨保守,不過,仍在公司可控制的範圍內,2010年不管是營收與獲利都比2009年有成長,2011年同樣地在公司的規劃目標內,也維持著成長的動能。
64.大陸橡膠供不應求 台橡看俏
據統計,中國SBR、BR2011年供需缺口仍各達20萬噸;在中國今年汽車銷售量逾2000萬輛,保有量也達1億輛,加上橡膠供應仍顯緊俏,支撐台橡(2103)營運穩健攀揚。
尤其,泰國近期連續性大雨衝擊去年第四季天然橡膠預期產量缺口28.4%擴大為33.4%。接下來將進入熱季,為產量最小的季節,ANRPC推估,2月至5月泰國橡膠恐減產45%至65%。預估天然橡膠、合成橡膠揚升走勢可能延續到5月份。
中國為全球天然橡膠的最大消費國,約占全球總消費量30%。據ANPRC統計,中國天然橡膠2010年消費量340萬噸,進口量增加達170萬噸,揚升趨勢未見舒緩。市場預估,合成橡膠約有15至20%漲價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