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騎士 發達集團營運長
來源:品味生活   發佈於 2010-12-24 15:07

認識耶誕節

本帖最後由 小騎士 於 10-12-26 16:22 編輯
107415
耶誕節的由來
教會在開始三個世紀中,除了每個主日及每年的逾越節慶祝主的死亡與復活外,並沒有其他慶節。但到了第四世紀初,出現基督救贖的趨勢,即憑藉一種以史實為基礎的表達方式,透過不同慶節表現出來,將基督救世奧跡(救恩史)的各階段、層面以獨立的慶節來慶祝。一如耶穌的苦難、復活、升天等奧跡依據歷史的順序先有了獨立的慶節,耶穌生命中的第一階段,亦即祂的取人性成人,誕生人間的奧跡也成為藉慶節來追念的對象。
耶穌在哪一天誕生,無人確知。耶誕節與時值仲冬的農節和冬至節這兩個非基督教節日巧合,因此慶祝習俗來源不一。在羅馬帝國範圍之內,12月17日農神節是尋歡取樂、互相饋贈的日子。12月25日是古伊朗人所崇奉的正義之神密特拉的生日。古羅馬人在元旦用青枝綠葉和燈火裝飾房屋,並向兒童和窮人贈送禮物。條頓人各部族滲入高盧、不列顛和中歐等地,又帶來日爾曼人和克爾特人的宗教儀式。於是,有了團聚歡宴、燃燒大塊柴木、品嘗大木形糕餅,張掛樹枝、陳放樅樹、訪親問友、來往饋贈等慶祝活動。象徵溫暖和長壽的火與燈光,一向是冬季節日慶祝活動中的內容,在基督教和非基督教習俗都是如此。常青樹象徵奮鬥生存,自從中世紀以來就與耶穌耶誕節慶祝活動發生聯繫。由於曆法不同,東正教及其它東歐教會的聖誕節日期相當於西曆1月6日或7日。
西方人以紅、綠、白三色為聖誕色,耶誕節來臨時家家戶戶都要用聖誕色來裝飾。紅色的有聖誕花和聖誕蠟燭。綠色的是聖誕樹。它是耶誕節的主要裝飾品,用砍伐來的杉、柏一類呈塔形的常青樹裝飾而成。上面懸掛著五顏六色的彩燈、禮物和紙花,還點燃著聖誕蠟燭。
紅色與白色相映成趣的是聖誕老人,他是耶誕節活動中最受歡迎的人物。西方兒童在聖誕夜臨睡之前,要在壁爐前或枕頭旁放上一隻襪子,等候聖誕老人在他們入睡後把禮物放在襪子內。在西方,扮演聖誕老人也是一種習俗。
聖誕老人
據說他原是小亞細亞每拉城的主教,名叫聖尼古拉,死後被尊為聖徒,是一位身穿紅袍、頭戴紅帽的白鬍子老頭。每年耶誕節他駕著鹿拉的雪橇從北方面來,由煙囪進入各家,把聖誕禮物裝在襪子裏掛在孩子們的床頭上或火爐前。所以,西方人過耶誕節時,父母把給孩子的聖誕禮物裝在襪子裏,聖誕夜時掛在孩子們的床頭上。第二天,孩子們醒來後的第一 件事就是在床頭上尋找聖誕老人送來的禮物。
如今,聖誕老人已成為吉祥如意的象徵,不僅是過耶誕節時不可缺少的人物,而且也是歡慶新年時不可缺少的人物。
聖誕樹
據稱,聖誕樹最早出現在古羅馬12月中旬的農神節,德國傳教士尼古斯在西元8世紀用縱樹供奉聖嬰。隨後,德國人把12月24日作為亞當和夏娃的節日,
麵條做成的聖誕樹
在家放上象徵伊甸園的“樂園樹”,上掛代表聖餅的小甜餅,象徵贖罪;還點上蠟燭,象徵基督。
到16世紀,宗教改革者馬丁‧路德,為求得一個滿天星斗的聖誕之夜,設計出在家中佈置一顆裝著蠟燭的聖誕樹。不過,西方關於聖誕樹的來歷流行著另一種說法:據說有一位農民在一個風雪交加的聖誕夜裏接待了一個饑寒交迫的小孩,讓他吃了一頓豐盛的聖誕晚餐,這個孩子告別時折了一根杉樹枝插在地上並祝福說:“年年此日,禮物滿枝,留此美麗的杉樹,報答你的好意。”小孩走後,農民發現那樹枝竟變成了一棵小樹,他才明白自己接待的原來是一位上帝的使者。這個故事就成為聖誕樹的來源。
在西方,不論是否基督徒,過耶誕節時都要準備一棵聖誕樹,以增加節日的歡樂氣氛。聖誕樹一般是用杉柏之類的常綠樹做成,象徵生命長存。樹上裝飾著各種燈燭、彩花、玩具、星星,掛上各種聖誕禮物。聖誕之夜,人們圍著聖誕樹唱歌跳舞,盡情歡樂。
聖誕襪
最早以前是一對紅色的大襪子,大小不拘。因為聖誕襪是要用來裝禮物的,所以是小朋友最喜歡的東西,晚上他們會將自己的襪子掛在床邊,等待第二天早上收禮。
聖誕帽
那是一頂紅色帽子,據說晚上戴上睡覺除了睡得安穩和有點暖外,第二天你還會發現在帽子裏多了點心愛的人送的禮物。在狂歡夜它更是全場的主角,無論你去到哪個角落,都會看到各式各樣的紅帽子。
聖誕歌
膾炙人口的聖誕歌曲《聖誕歌》至今已有65年歷史。許多人可能不知道,這首在北半球寒冬裏給人們帶來融融暖意的歌曲卻創作於一個炎熱的夏季。作者創作這首歌的目的是消暑。歌曲作者是美國音樂人梅爾‧托爾梅和鮑勃‧威爾斯。歌曲版權經理戴爾‧希茨說,托爾梅1944年7月去威爾斯位於洛杉磯的家拜訪。他走進起居室,看見一個本子上塗寫著一句話“火上烘烤著栗子”。 托爾梅問威爾斯:“你為什麼寫這麼一句話?”威爾斯回答道:“我正在想些和冬天有關的事。今天熱死了。我游泳,沖涼,用各種方法消暑。”托爾梅於是說:“我覺得我們可以從這句話開始寫首歌。”
兩人隨即行動起來,僅用40分鐘就譜寫出《聖誕歌》的詞曲。
這首歌旋律優美,歌詞營造出冬日裏闔家團聚、喜迎佳節的溫馨氣氛。>>
聖誕卡
是祝賀聖誕及新年的賀卡,上面印著關於耶穌降生故事的圖畫,以及"慶祝聖誕"、"新年快樂"之類祝願的話。
聖誕大餐
正像中國人過春節吃年飯一樣,歐美人過耶誕節也很注重全家人圍坐在聖誕樹下,共進節日美餐。
聖誕大餐吃火雞的習俗始於1620年。這種風俗盛於美國。英國人的聖誕大餐是烤鵝,而非火雞。奧大利人愛在平安夜裏,全家老小約上親友成群結隊地到餐館去吃一頓聖誕大餐,其中,火雞、臘雞、燒牛仔肉和豬腿必不可少,同時伴以名酒,吃得大家歡天喜地。
拉普蘭 — 聖誕老人的故鄉
白雪皚皚,冰清玉潔,廣漠的曠野,絢麗的北極光,傳說中聖誕老人的定居之地芬蘭拉普蘭如同一個童話故事,神奇而迷人。
拉普蘭的冬天遍地冰封雪飄,處處銀裝素裹。純凈的大自然、清新的空氣、質樸的民俗,使這裏成為世界上為數不多未被污染的土地。
這裏雖有四季之分,但夏季短暫,冬季卻長達六七個月。冬至前後,最北部地方有50天是見不到日出的“極夜”。在拉普蘭的大部分地區,上午10點多天才濛濛亮,兩三個小時後,夜幕又降臨了。
神奇壯觀、變幻莫測的北極光是拉普蘭夜空的常景,可持續數分鐘之久。綠色、黃色、紅色、紫色、藍色光束仿佛受魔力驅使,不斷變化、迅速移動,時而像飄帶、時而像巨傘,特有的極地景觀令人震撼。
拉普蘭這片神奇的土地,不僅養育著當地薩米人,也是20萬頭馴鹿賴以生存的天然樂園。薩米人的祖先以捕鹿、養鹿為生,馴鹿對他們的生存有著特殊意義。他們從馴鹿身上獲取幾乎所有生活必需品。鹿肉、鹿血和鹿奶是傳統食物,鹿皮可以製成衣服、皮靴、被褥和帳篷。鹿角和鹿骨則用來製作工具、藥物和各種工藝品。在大規模遊牧的長途遷移中,馴鹿還可以拉雪橇。
隨著拉普蘭地區經濟發展和旅遊事業的興起,如今的薩米人已結束祖輩那樣的遊牧生活,而是身穿鮮豔奪目的民族服裝喜迎國際遊客。鹿皮製作的傳統圓形帳篷已變身咖啡館,運輸工具馴鹿雪橇也成為最受歡迎的特色旅遊項目。遊客們乘坐馴鹿雪橇穿行于林海雪原,飽覽拉普蘭自然風光的同時,還能從陣陣清脆的鹿鈴聲中感受當年薩米人的遊牧生活。
馴鹿是北極圈裏最有靈性的動物,在拉普蘭這個童話般的世界裏,馴鹿還是聖誕老人最好的夥伴。傳說中,每年聖誕前夜,聖誕老人都要駕著馴鹿拉的雪橇從拉普蘭出發給孩子們送去禮物。
置身于拉普蘭,感到難得的寧靜、平和與輕鬆。難怪傳說中周遊世界的聖誕老人陶醉于此,並在這片冰清雪潔的世外桃源定居下來。
wma,400,300,1
詳見http://www.cc.chu.edu.tw/~u8804113/5.htm
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ziliao/2003-07/11/content_968742.htm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