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sets/common/avatar.png)
-
sllouh 發達集團稽核
-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10-12-15 06:24
輸歐美電子廠 匯損壓力大
【經濟日報╱記者陳碧珠、李立達、邱子瑜、何易霖 綜合報導】 2010.12.15 03:20 am
新台幣持續升值,日月光、力晶等電子大廠預期,將衝擊營收獲利1%至6%不等,安全監控等股本較小,且主要出貨歐美地區的業者,蒙受匯損壓力相對大。
電子業者指出,觀察匯率對公司的衝擊,可由財報兩大項目來看。第一是庫存金額與周轉率,其次是衍生性金融商品等避險金額比重。一般說來,「股本較小、庫存周轉天數長、出貨歐美為主且未從事避險」的公司,是潛在的「匯損地雷族群」。
庫存金額愈高、周轉天數愈長,代表暴露在匯率波動的風險愈大,匯損影響會比庫存金額低、周轉天數短的業者來得大。
至於衍生性金融商品操作,是判斷一家公司從事外匯避險的指標,這方面較易受投資人忽略。相關金額在財報的會計師查核意見的「附註揭露項目中」的「重要會計科目總彙」可以查得。
封測雙雄日月光、矽品分別預估,新台幣對美元每升值1元,將使得毛利率下滑1及1.6個百分點。日月光衝擊比矽品略低,主要因占合併營收比重逾四成的電子代工(EMS)業務並非全數以美元計價。太陽能廠則預期,新台幣每升值1元,將使毛利減少2%至3%。
電子代工大廠也緊盯匯率走勢。鴻海、廣達、仁寶相關主管表示,難預測新台幣後續走勢,採自然避險,避免壓錯方向,匯損情況更嚴重;所謂自然避險是指,收付盡量均以美元計價。
法人分析,新台幣升值將讓毛利率偏低的電子代工廠「很辛苦」,尤其處在微利時代的電子業,雖然新台幣升值在預期中,但這波升值速度又快又急,廠商做了相關衍生性金融商品的避險措施,仍然難逃匯兌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