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專員 發達公司課長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25-09-23 22:26

《DJ在線》低軌衛星發射爆發,台廠搶攻星地商機

2025-09-23 12:45:39 黃立安 發佈
全球低軌衛星發射進入加速期,資策會預估至2030年低軌衛星總數將上看1萬7千顆,成長動能來自SpaceX的Starlink與Amazon的Project Kuiper兩大計畫。供應鏈看好,隨著衛星世代更替、頻寬需求提升,帶動通訊模組與地面設備需求擴大,台廠有望同步受惠天上與地面的星鏈商機。

從目前兩大衛星營運商動態來看,Starlink近年持續加速發射,截至2025年8月初累積發射數已超過9千顆,在軌衛星數為8千顆,用戶數突破600萬。市場預估2025年、2026年Starlink將分別再發射2,700顆與2,970顆,年增率分別為36%與10%。Amazon的Kuiper計畫則於2025年展開商轉部署,預估全年發射650~700顆,2026年放量至上千顆。長期來看,SpaceX計畫建置約4萬顆,Amazon也規劃部署7~8千顆,競爭態勢白熱化。

供應鏈指出,除了新一代低軌衛星數量持續攀升,由於衛星壽命通常僅5~6年,因此從2026~2027年起,市場將迎來大規模汰換潮,使產業需求形成長期循環,相關零組件與地面設備供應鏈有望持續受惠。

台廠方面,昇達科(3491)已打入Amazon與SpaceX兩大陣營,其中Amazon貢獻營收比重約7~8成,SpaceX約1成。據了解,目前客戶下單頻率幾乎是月月有單,且截至2025年8月低軌衛星出貨金額約6億元,後續下半年的未交訂單已超過上半年總額,第四季拉貨潮提前啟動,隨主要客戶持續擴大發射規模,出貨動能有望持續增強。

網通廠則像是啟碁(6285)在地面設備領域積極布局,現已為Starlink的主要供應商之一,並與OneWeb、Kuiper、Telesat建立合作關係。2024年低軌業務營收占比約1成,隨著Starlink用戶數持續增加,公司在地面端的出貨比重也有望逐步放大。

明泰(3380)則專注於地面接收站的整機平台開發,涵蓋模組散熱設計、雷達罩設計及效能分析,並整合生產製造能力,提供解決方案,先前已與通訊元件與天線廠鐳洋科技(6980)合作,強化在地面端的技術與製造鏈結。

鐳洋以星地整合為核心發展策略,透過與客戶共研,推進地面端FoldSAT終端與太空端8U衛星的雙軸布局,期望打造多顆衛星與多型終端組成的整合性解決方案。據了解,目前除承接台灣的國家太空中心計畫外,在東南亞亦有兩大衛星客戶續推進。

隨著低軌衛星進入爆發期,台廠正同時搶攻天上衛星模組及零組件與地面通訊設備商機,市場預期,低軌衛星市場除了數量增加外,規格也正同步提升,同時2026年後又將迎汰換潮,整體來看,台灣供應鏈可望持續受惠於低軌衛星的長期發展。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