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專員 發達公司課長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25-08-27 15:20

泰國冀為區域電子製造領導基地,特別聚焦半導體與高階PCB

泰國搶佔全球半導體與PCB機遇

泰國投資委員會(BOI)攜手產學界舉辦論壇,討論戰略方針,推動泰國成為區域電子製造領導基地,特別聚焦半導體與高階印刷電路板(PCB)。

在全球貿易規則與供應鏈劇烈變動之際,泰國展示了電子製造生態系的完善條件,並著手推動上下游投資措施、人才培育,以承接未來產業需求。僅PCB領域就吸引逾2,000億泰銖(1銖約0.94台幣)投資,國際廠商積極響應,形成龐大投資潮。

◆7,000億泰銖投資湧入 半導體與PCB成新興集群

在 2025年8月20日 曼谷BITEC會展中心舉辦的 Thailand Electronics Circuit Asia 2025 (THECA 2025) 期間,BOI舉辦 “Building the Future: Investment Policies Shaping Thailand’s Advanced Electronics and Semiconductor Ecosystem” 論壇,邀集政府、企業與學術界共同探討戰略與願景。

BOI秘書長 Narit Therdsteerasukdi 表示,自2022年至2025年6月,泰國累計吸引超過500個投資專案、總額逾7,000億泰銖,其中PCB領域有180個專案,投資總額逾2,000億泰銖。世界級製造商紛紛在泰國設立大型基地,促成全新產業集群,為泰國經濟長期成長奠定基礎。

推升需求的因素包括:數位轉型與AI 改變消費需求;電動車、電池、資料中心、機器人與自動化急速成長;全球貿易戰與科技戰 使半導體成為各國戰略核心,企業加速調整供應鏈以分散風險。這些變化為泰國搶佔投資機會,並推動產業結構升級提供契機。

◆泰國優勢:完整基礎建設與政策支持

泰國具備多項強項,包含穩定的水電與潔淨能源、完善工業園區、物流與上下游供應鏈及政府積極支持。

Narit 強調,BOI正與全球顧問公司合作制定半導體戰略藍圖,未來1–2個月將提交審議。新戰略將凸顯泰國不僅是製造基地,還能成為研發中心、高技能人才培育中心與區域供應鏈核心。

◆產學界觀點與投資建議

Silicon Craft Technology(IC設計):若獲政策支持,2030年前泰國可新增5家IC設計公司,2035年前再增10家。政府應推動公私部門採用泰國晶片,並啟動 晶圓廠(Wafer Fab)投資計畫。

UTAC Thai(封裝測試):泰國有能力發展MEMS與高階感測器,如加速度計、陀螺儀、壓力與濕度感測器,將成為智慧裝置核心。

Lumentum International(EMS):強調集群合作、先進自動化、零缺陷品質與精準檢測,將使泰國企業更具競爭力。

泰國微電子中心(TMEC):指出泰國具備成為先進封裝與特殊半導體區域中心的條件,尤其在AI與人形機器人時代。

泰國PCB協會:全球市場對EV、AI伺服器、高速通訊PCB需求快速增加,泰國需投資新製程技術(雷射鑽孔、直寫光刻等),並於5年內培育至少8萬名專業人才。

NXPO(高教科研創新政策辦):呼籲立即行動,不可等待「合適時機」,需立刻推動人才培育與產學合作。首階段(2026–2030年)計劃培養 8.4萬名高技能人才、1,700名專業研究人員,並設立6個培訓中心。(資料來源:經濟部國際貿易署)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