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專員 發達公司課長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25-08-27 14:04

新加坡副總理:經濟規模仍太小,須以超乎預期的速度成長

新加坡副總理顏金勇表示,星國整體經濟規模仍太小,須持續創造經濟奇蹟,以超乎預期的速度成長

一、新加坡副總理兼貿工部(MTI)部長顏金勇本(2025)年8月25日出席由新加坡管理大學(SMU)舉辦的「在分化的世界中因應經濟不確定性」研討會時表示,星國須持續創造經濟奇蹟,以超乎預期的速度成長,做大經濟規模,以維持全球影響力及韌性。

二、顏金勇副總理指出,依據經濟學家看法,新加坡作為一個相對成熟經濟體,年均成長率預估介於2%至3%,惟此成長率對大型經濟體而言是優異的表現,但對如新加坡般的小型經濟體而言,可能偏低。

三、新加坡人均國內生產毛額(GDP)較高,是因人口基數小,實際上,星國整體經濟規模非常小。倘未來10年、15年甚至20年,新加坡經濟成長率皆維持每年2%至3%,長期而言,星國經濟或將逐漸邊緣化,在全球經濟格局中不再重要。因此,如何推動經濟儘可能取得最大成長,對新加坡至關重要。

四、顏金勇副總理認為,新加坡要像過去般取得雙位數成長並不可能,但星國經濟成長率應超過2%至3%,或達3%至5%,甚至在全球經濟表現極佳時突破5%的成長率。如此一來,當新加坡經濟成長率最終穩定介於2%至3%時,整體經濟規模已變得更大。

五、顏金勇副總理指出,美國實施對等關稅政策後,全球經濟不確定因素加劇。儘管美國與歐盟、日本及韓國等主要貿易夥伴已達成關稅協定,並暫緩對中國的關稅措施,但整體經濟局勢仍存在極大不確定性。目前,美國與中國、印度及瑞士的關稅談判仍進行中,如何落實協定尚不明朗。同時,美國暗示可能對半導體及製藥等產業加徵更多進口關稅。

六、美國關稅措施的衝擊需要時間在供應鏈中顯現,惟可預見相關成本將對利潤及價格造成壓力,影響消費者及企業支出,進而減緩全球經濟成長。此外,受關稅影響的國家恐將調整與其他經濟夥伴的貿易及投資關係,例如,新加坡某鄰國已決定從美國購買更多燃油,減少自星國採購。同時,已承諾對美投資的國家,或將縮減對其他地區的投資規模。

七、另,企業可能重新評估其長期發展計畫,例如,使市場及供應鏈多元化,或重組生產與供應鏈,以掌握美國對某些市場實施較低關稅的優勢。目前美國對新加坡徵收10%關稅,是對各國徵收的最低稅率。

八、為因應美國對等關稅帶來的長期變化趨勢,新加坡由顏金勇副總理領導的「經濟韌性工作小組」(SERT)已展開經濟策略檢討,以制定長遠經濟發展藍圖。該小組將在2026年初提出關鍵建議,並於2026年年中完成最終報告。(資料來源:經濟部國際貿易署)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