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n2929 發達集團總裁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25-07-09 09:13

低關稅密碼 學者︰投資美、少中貨

2025/07/09 05:30
   

對等關稅另一個目的在創造「非中供應鏈」,多投資美國、少用中國貨,就有機會從基礎稅率的10%談起。(路透資料照)
預期台灣稅率落在15%~20% 高過這區間對台美都沒好處
〔記者徐子苓/台北報導〕美國總統川普昨公布日、韓等十四國最新對等關稅,中經院院長連賢明昨發文分析,對等關稅另一個目的在創造「非中供應鏈」,也就是說,多投資美國、少用中國貨,就有機會從基礎稅率的十%談起;而他預期,台灣稅率應會落在十五%至二十%,若稅率高過這區間,不論是美國或台灣都沒有好處。
連賢明指出,現在是對等關稅開獎、不是最後得獎結果,這些反而是川普認為還要談判的國家清單,對這些國家來說,現在才進入談判的下半場。
他直言,對等關稅談判的關鍵是「不要想對等、不單純關稅、主要是談判」。日、韓都已經和美國簽FTA(自由貿易協定),但還是被要求二十五%對等關稅;和韓國談判討論的是美國汽車為什麼在韓國賣不動、駐韓駐軍怎麼分攤軍費、Google地圖在韓國為什麼不能用,基本上只要美國想談都可列入。
連賢明分析,對等關稅另一個目的在創造「非中供應鏈」。和中國密切的國家大約都從四十%關稅往下談,和美國聯盟國家大概十%開始談,所以寮國、緬甸、泰國這些和中國密切的東南亞國家都是近四成;越南是最直接例子,轉口貿易的稅率四成,當地生產的稅率兩成。也就是說,多投資美國、少用中國貨,該國家的稅率會越低,反之就越高。
台美談判農業卡關 非汽車關稅
至於台美貿易談判卡在哪?連賢明認為應該在農業、而不是汽車關稅。汽車關稅和貨物稅最大問題是稅損,金額不小但還有解決空間;農業部分牽涉食安,很容易被解釋為在美國壓迫下放棄國人健康;這些困難不論哪個國家都會碰到,日本死守稻米就是例證。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