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n2929 發達集團總裁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25-05-19 07:05

散裝航運缺船…短期難解

記者邱馨儀/台北報導
2025年5月19日 週一 上午6:49




散裝比起貨櫃有更大的「缺船」問題,業內指出,貨櫃航商在疫情前後大舉造船,新運力相對充足;散裝航運在疫情前後造的船舶不多,加上環保海運新規上路後,艙位更吃緊,因此只要有新需求出籠,運價將立即上揚。
根據調查,散裝今明兩年的新船運力供給年增率都低於2%;國內散裝船業界推估,新船訂單平均需約3.5年才能交付,散裝船供給吃緊,只要需求出籠,運價就會立即反彈。
慧洋分析,隨著國際環保法規愈來愈嚴,加上散裝船已多年很難搶到新船承造的艙位,就算目前訂船,交期也長達3.5年以上,預估2025年及2026年散裝船運力供給很低,接近沒有新船交船,市場供、需吃緊。慧洋積極進行船舶汰舊換新,今年還有二艘新船要加入。
裕民表示,只要俄烏停戰,戰後重建需求一定會出籠,目前市場不確定因素還太多,海岬型船大漲是一個好訊息。裕民長期穩紮穩打掌握市場商機,今年3月有一艘巴拿馬型的節能新船加入,增加船隊競爭力。
世界銀行預估,烏克蘭因戰爭期間拉長,未來重建需求商機將達6000億美元。若戰事確認終止,俄烏戰爭長達三年,烏克蘭被碼頭破壞嚴重,初期需求種類較雜,加上小型船較容易裝卸,初期將以輕便極限型等中小型船舶業者為主,再持續擴大到中、大型海岬型及巴拿馬型。
【看原文連結】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