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n2929 發達集團總裁
來源:基金   發佈於 2023-03-14 12:52

基建浪潮起 滙豐投信推全球基礎建設基金

2023/03/14 12:26:24
經濟日報 記者廖賢龍/即時報導

全球基建潮風起雲湧,在疫情影響及各國一系列公共政策支持下,基礎建設投資已成為當前市場熱點,主管機關核備生效的滙豐全球基礎建設收益基金將於3月21日正式展開募集;滙豐投信表示,基建基金聚焦逆全球化與能源轉型商機,橫跨多元產業領域,對於渴望收益機會又能承擔適度風險的投資人而言,可考慮前進基建投資題材,以掌握基建新浪潮下的投資契機。

滙豐投資管理全球基礎建設投資團隊主管Giuseppe Corona表示,全球上市基礎建設是公開市場中一個快速成長的利基市場,投資範疇的市值自2010年至2021年已成長一倍,且全球上市基礎建設股票相較於全球股票展現出防禦性的特性。

當全球人口激增,不少問題也隨之浮現,除了缺水、缺電、缺資源之外,交通、網路塞車的情形可能更為嚴重,鐵路、公路、機場等基礎建設腳步必須跟上。基礎建設資產因投資金額龐大,多數為寡占或獨占,因此,日日滲透到每一個人的生活。

Giuseppe說,為了應對疫情對經濟的打擊,各國政府推出龐大的財政政策,而基建往往被視為提振經濟增長的有效措施之一。例如,美國便將投入2.6兆美元發展基礎建設,全方位地升級、維修或更換老化各種基建,例如,道路、橋樑和供水網絡等。

此外,歐洲推出的綠色協議旨在向零碳排放的未來進發。歐盟委員會預計將投入4兆5000億歐元的資金加速投入能源轉型與基礎建設,推動眾多基建項目在數年內完成,將惠及再生能源和電網基建。

滙豐全球基礎建設收益基金經理人劉柏廷補充,基礎建設具有人人都需要的特性,加上聯合國預估人口將在2050年激增至近100億的此一爆增趨勢下,需求會只增不減;其次,基建設施是整個社會得以正常運作的根本,無論經濟環境順逆與否,基建設施都在保障全球數10億人的生活正正是這種穩定性,使得基建行業有望成為通膨升溫下的防守型工具。

劉柏廷分析,隨著全球疫苗接種率進一步上揚,多個國家已開始重啟經濟,對於交通運輸的基建需要也預計隨之增加。即使撇除在短期內振興經濟的需要,長遠而言,全球各地也有增加基建支出的長期需要。在眾多基建的類型中,最具長遠投資潛力的四大主題包括公用事業、能源基建、大眾運輸及通訊服務等。

滙豐投信投資長韋音如表示,基建行業具備相較穩定的現金流,在景氣衰退時營運仍相較穩定,而經濟轉好時基礎建設營收也會隨之回升,因此具有進可攻、退可守的特性。將基礎建設納入投資組合、可望為投資人創造新收益;依據統計,道瓊基礎建設指數自2003年成立至2022年,報酬率達612%,超過S&P 500指數64%、MSCI世界指數171%、美銀美林全球非投資等級債指數324%。

以中長期而言,基建類股持續有動能支持,例如,各國的能源轉型政策甚至是逆全球化帶來的製造業轉移,皆能在未來延續基建類股的長期優勢。在眾多短中長期趨勢加持下,使得基礎建設基金在當前市場背景下,更具投資吸引力。

滙豐投信說,相對全球股市,基礎建設產業是相對較低風險性、低波動度的選擇,基礎建設不僅可布局具防禦特性的受政府監管的公共事業,更可擁抱具有攻擊特性連動全球經濟成長的成長性產業,看好大眾運輸如公路和機場,除考量抗跌的防禦性資產外,同時也集中在通訊方面的5G題材及公用事業能源轉型,預期能從中推升基礎建設的投資潛力。

滙豐投資管理致力為投資者提供主題式投資方案,其特有的投資流程有助投資人及早尋找具有長期增長潛力的投資概念。滙豐全球基礎建設收益基金投資於全球各地從基礎建設及相關營運的公司,並搜羅現金流充裕、擁有支付股息能力的成熟市場企業,並在新興市場尋找尚未被完全發掘的機會。選擇由國際級專業投資團隊管理的基礎建設基金,正是投資人切入全球基礎建設市場的最佳捷徑。
基建四大投資主題相關指數報酬比較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