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遊客
- Lv.0
0
認同0
銅幣
基金》 |
【時報記者任珮云台北報導】11月10日美股及11月11日台股突然出現急行軍大漲的行情,對空手的投資人形成一大挑戰,該進場布局?還是等升息風暴確定平息後再布局?匯豐投信投資長韋音如表示,有兩個投資策略較適合當下的環境。 韋音如指出,「微幅衰退」下利率的走勢會如何,對於投資人來說又有什麼意義?可以觀察11月10日美國公布通膨數字低於市場預期後,當天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從4.04%下跌22個基本點,來到3.82%,市場預期未來聯準會升息速度與幅度可能下降。在這樣升息可能接近尾聲的情況下,投資人應思考接下來的布局策略,為接下來市場可能出現的變局做好準備。 從「匯豐情緒與部位綜合指數」來看,過去這個指標只要觸及10%或以下,代表投資人非常保守,通常是市場的低點,2022年10月31日所在的位置約在30%左右,代表投資人心態較為悲觀,但沒到非常悲觀的地步,假設通膨在2022年第4季達到高點後走緩,聯準會升息也在2023年第1季見頂,代表今年風險溢價已經拉高,預期明年市場波動大但再大跌的機率相對小,一旦市場氣氛轉好,市場隨時可能出現反轉向上的機會,因此,投資人應選擇適當標的逢低分批加碼布局。 韋音如進一步提到,有兩個投資策略較適合當下的環境;首先,觀察台灣投資人偏好的非投資等級債券,與股票的相關性較高,相對較難達到分散風險的目標,反觀若投資於投資等級債或資源債等相關標的,與股票的相關性相對較低,分散風險的效果相對較好。 第二個投資策略是保守型多元資產組合;從過去的歷史經驗來看,無論是市場走高或走低時,根據統計,保守型多元資產組合近3年的報酬率優於非投資等級債,因此,風險偏好較債券高的投資人,不妨考慮股債兼備的保守型多元資產組合產品,可獲得較高的風險調整後報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