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力 發達集團副總裁
來源:哈拉閒聊   發佈於 2021-11-06 08:44

CPI今年第五度突破2%

主計總處昨(5)日發布10月消費者物價總指數(CPI)年增率2.58%,和9月相較僅微跌0.04個百分點,不僅連三個月高於2%的通膨警戒線,更是今年以來第五度突破2%,也仍是八年半以來次高。

主計總處綜合統計處專門委員曹志弘指出,由於國際能源價格已開始彎頭轉為下跌,且核心CPI漲1.43%,也是相對比較溫和。因此,國內通膨壓力未再加大,國內也尚未有通膨現象。

不過,曹志弘表示,CPI還有基期因素的影響,由於去年基期比較低,再加上目前國際能源價格仍處於高原期。

因此,除非國際能源價格大跌,否則預估11、12月CPI的年增率可能與10月的變動不大,但國內通膨壓力已減輕,也不用擔心CPI年增率會一直往上。

通膨壓力真的緩解了嗎?台大經濟系教授樊家忠表示,國內通膨壓力和國際比較相對溫和,預估央行年底前採取動作的可能性不高,但仍須留意供應鏈失衡中斷、原物料價格持續上漲,以及各國復甦速度不一,還有中國大陸例如恒大事件等不定時炸彈比往常多的不確定因素。

樊家忠指出,這次的通膨是受到全世界趨勢因素的影響,台灣國際貿易盛行,很難置身事外。

但隨著美國聯準會Fed宣布,這個月開始縮減購債,相信美國通膨壓力就會下滑,台灣通膨壓力也會跟著減弱,且台灣的通膨壓力相較世界各國本就算溫和,因此他估計央行有大動作的可能性不太高。

不過,樊家忠提醒,要能有效抑制通膨,「預期心理」是一個關鍵字,如果預期心理一旦形成,政府的理性政策也是無法處理不理性的情緒。

曹志弘解釋,近來民眾對通膨明顯有感的主要原因,是因為蔬菜、水果,還有油料費的漲幅都大,因為這些都是民眾經常購買的,所以感受特別深。

根據主計總處最新10月CPI資料顯示,按購買頻度別觀察,「每月」至少購買一次者漲5.25%,就是所謂的油料費、蔬菜及水果,曹志弘表示,這樣的漲幅不只是逾九年最大漲幅,更是CPI總指數漲幅的二倍以上,這便是民眾對物價上漲很有感的關鍵。至於「每季」至少購買一次者漲3.58%,「每季購買不到一次」者漲1.47%。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