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畏農曆春節長假工作天數減少,上市櫃公司2月營收表現超亮麗,以2.66兆元刷新史上最佳2月紀錄,雖然月減逾19%,但較去年同期增加27.4%,優於市場預期。前二月營收合計達5.94兆元,年增25.8%,亦為同期新高。
法人看好,3月營收仍值得期待,上半年將一路旺;後市可持續觀察具有5G、AI等相關商機的供應鏈,預期該領域將續有技轉利多,有效挹注個股基本面
進一步檢視各公司營收,帶動上市櫃公司2月總營收較去年同期大幅成長的四大推手,是鴻海
(2317)、台積電、廣達、仁寶等2月營收前四大的公司。

以族群來看,被動元件類股2月營收年增率高達71.8%,傲視各族群,主因國巨、凱美、興勤等單月營收均較去年同期翻倍成長。此外,網通、面板等兩大族群年增率也都超過五成,觸控、PC相關、IC設計、PCB、MOSFET等五族群年增率也都超過四成。
法人分析,上述產業2月營收大幅成長,主要受惠美國等主要國家央行實施寬鬆政策,又祭出財政措施緩解疫情帶來的經濟衝擊,帶動產業持續復甦,並搭上遠距辦公/教學帶來的商機,相關供應鏈進一步鞏固其關鍵地位,部分個股單月營收年、月成長幅度大幅提升,或甚至創下歷史新高。
根據統計,2月營收創新高的個股有16檔,優於去年同期的九家,主要分布在IC設計、遊戲、券商等族群。至於1、2月營收皆創新高的個股則有高技、聯詠、金麗科、鈊象、耕興、世芯-KY、長聖、勤凱等八檔,涵蓋被動元件、IC設計、遊戲、生技醫療、印刷電路板、設備檢測等產業。
兆豐國際投顧董事長李秀利、台新投顧副總經理黃文清表示,從3月外銷訂單來看,上市櫃公司3月營收仍將有優異表現。從產業消息看來,上半年均將維持高檔。
至於個股方面,預期挾趨勢商機的科技股仍會是創高主力,而具有業績題材支撐的標的可望扮演大盤彈升時的行情要角,投資人可聚焦展望佳的標的,可於評價面低估時介入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