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sdfg789 發達集團副總裁
-
來源:哈拉閒聊
發佈於 2021-02-12 05:34
美金融動盪警訊又亮了
美國的最新經濟與金融數據,再度凸顯一般物價與金融資產的上漲速度形成鮮明對比,這也是美國實體經濟與金融市場嚴重脫鉤的證據之一。短期而言,這種現象需要靠更多的擴張性財政政策,以彌補超寬鬆貨幣政策的不足。但當真如此,可能會干冒政策與金融動盪的風險,並面臨政治上的威脅。美國1月核心消費者物價指數(CPI)連續第二個月持平,年升率從去年12月的1.6%降到1.4%,都低於市場預估。
目前國會正在審議美國總統拜登提出的1.9兆美元紓困計畫,聚焦於給予一般及失業民眾現金援助,並且加速疫苗接種以防制肺炎疫情,國會可能同意1.5兆-1.6兆美元的規模。拜登政府也在醞釀推出第二階段的多年期經濟復甦計畫,金額達2兆美元。
這些新增的財政支出,加上聯準會(Fed)每月1200億美元的購債計畫,光是今年美國刺激經濟措施的總規模,就相當於國內生產毛額(GDP)的20%-25%,去年的比率還更高。
刺激措施規模龐大,通膨卻欲振乏力,難怪股市及公債市場走強,也使實體經濟與金融市場表現將更進一步脫鉤。
美股迭創新高,並非華爾街超級繁榮的唯一訊號,多數風險資產也持續上揚,且公司債發行額也大量增加。
然而,刺激措施雖有利於目前的市場情勢,卻也推升了未來的風險提高,首先就是金融可能陷入動盪。金融資產漲愈多,未來實體經濟表現就愈難追上,這使經濟政策主軸更難從超寬鬆貨幣政策,轉型到擴張財政政策上,也使政府更難強化非銀行金融業的法規與監理業務,之前市場出現的散戶「軋空」動盪便是警訊之一。
對政府、市場、經濟及整體社會來說,最大的希望就是經濟不僅能加速成長,還能更加兼具包容性與永續性,能支持高資產價格,促進政策轉換,並避免金融錯置而削弱經濟福祉。
然而,目前卻存在雙重風險:第一,通膨低落證明經濟復甦只是假象,而非復甦訊號;第二,政府注入龐大流動性帶動金融市場繁榮,只會使實體經濟與金融市場脫鉤的現象更難消弭。
(作者Mohamed A. El-Erian是彭博資訊專欄作者、安聯集團首席經濟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