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s 發達集團營運長
來源:盤後分析   發佈於 2009-08-25 16:06

08/26號傳真稿筆記(顏兆陽)

顏兆陽:未來能否順利補量將為台股是否持續多頭走勢關鍵
台股上週拉回測試季線,上週五收盤是自7/29創新高以來,第一次台股收盤在季線之下,大盤最近四個交易日連破5日線、10日線及月線支撐,呈現探底格局,但量能不出依舊是大問題,本波的上漲,是建立在資金行情之上,因此量能退潮幅度若是過大確實會是台股再上攻的隱憂,未來能否順利補量,將成為台股能否持續多頭走勢的關鍵,若未來幾天進行季線保衛戰的過程中成交量仍然無法適時放大的話,則台股的行情仍然無法轉趨樂觀。
同時,陸股的大幅度拉回,大陸今年1-6月放款7.37兆人民幣,其中單單6月份即放款1.5兆人民幣,使得大量資金湧入股市與房市,恐引發泡沫;在政策轉向,緊抓放款,再加上新IPO之資金爭奪,終導致盤勢重拉回,未來陸股在跌深之餘,上海A股是否重返3000點,甚或季線3193點,除了關係台股走勢之外,直接影響中概股的走勢。從8/14開始有兩個跳空缺口,與月線已成為大盤上檔壓力區,8月迄今成交量僅1.58兆,僅達到7月份3.05兆的一半,很明顯高檔追價意願不強,近期量能持續萎縮,不利多方表態,又有半年報的因素,跌破季線應該要出清持股,若要介入,須嚴控持股比重。成交量沒有明顯擴增前,最好狀況就是震盪整理,操作上僅能區間因應。
上週四公布的美國7月領先指標已連續第四個月上升,顯示經濟衰退可能已經觸底。7月領先指標上升0.6%,6月為上升0.8%,略遜於市場預測的上升0.7%,但經濟活動可能很快開始復甦。景氣領先指標是用來展望未來3至6個月的經濟景氣,領先指標包含十項成份數據,其中六項於7月均上升:利差、平均每周初次申請失業金人數、平均每周工時、供應商交貨指數、股價、及非國防資本財新訂單。下降的部份則包括消費者預期指數、實質貨幣供給、及新屋開工許可,這項指標是經濟初步復甦的最新訊號。儘管受創的勞工市場仍然疲弱,失業率數據顯示,7月已有改善跡象,7月份失業率為9.4%,比6月的9.5%下跌0.1個百分點,是15個月來失業率首次下跌。美國勞工部上週四公布,就業減少人數創 2008年8月以來最低,失業率則自2008年4月以來首度下降。到8月15日為止,首度請領失業救濟金人數增加1.5萬人,達到57.6萬人,寫下近三週最高紀錄,上週首次申請失業救濟人數仍高達57萬6000人,比前一週增加1萬5000 人,這是首次申請失業救濟人數連續第二週意外上升。由此顯示,美國經濟持續復甦,不過復甦情況並不平均,而且就業市場持續疲弱。
昨日台股上漲183.45點漲幅達2.76%,不過成交量僅900億元,顯示量能有不足的隱憂,台股反彈走勢未能伴隨量能擴增來支撐,空間相對有限,因為上檔有跳空缺口,如量能未能跟上,則季線有可能還要再持續反覆測試,因此後市觀察重點,大盤成交量不宜再縮、形成背離格局。
「以上內容、觀點為個人心得或引述報章雜誌,僅供研究、分析、討論、參考,請謹慎思考,期股買賣盈虧自行負責。」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