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毅 發達集團副處長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09-08-18 11:04

今年以來漲幅前10大中概股

【經濟日報╱記者林安妮、呂淑美、溫建勳】
深滬兩市17日飽受內外夾攻,外有美國三大股指全線下跌,內有傳聞大陸銀監會下令中小銀行提高資本適足率影響,兩市均是以黑作收,其中上證指數跌破2,900點,以2,870點作收,創年內最大跌幅。
銀監會銀行監管二部主任蕭遠企14日曾在商業銀行行長聯席會議上表示,銀監會並未硬性要求中小銀行資本充足率必須提高至12%,只是要求商銀要保持更高的資本適足率。這項談話未釋除市場疑慮,市場認為,銀監會並未否認壓縮市場資金趨勢。
17日上證指數低開在2,994點,儘管大盤指數一度上攻至3,020點,不過,在一連串壞消息內外夾攻下,拋盤不斷湧出,17日下午1時30分,上證指數直接摜破2,900點,市場人氣也跟著潰堤,上證指數最終以2,870點作收,暴跌5.79%。
南方的深圳成份指數17日也與上證指數唱和,收盤時下挫到1萬1,668點,較前一交易日下跌830點,跌幅也深及6.65%。17日,滬深兩市成交量是人民幣2148.3億元,較前一交易日大幅萎縮。
深滬兩市17日跌幅均超過5%,已是短短20個交易日內,A股第三度出現逾4%大暴跌。
17日市場歸咎深滬兩市大跌的原因,除了與美國三大股指全線下跌、日經指數在內等亞太股市也是全盤盡墨外,彭博一篇引述上海證券報報導,指出有銀監會官員證實,銀監會已下令中小型銀行提高資本適足率,也是導致市場下跌的元凶。
上月底,彭博曾引述大陸媒體報導指出,銀監會要求大陸中小型銀行提高資本適足率,由10%提升到12%,17日更直接引述一位具名的銀監會官員說法,證實這項資金收縮令已經生效,頓時讓市場驚呼連連。
17日深滬兩市中的銀行股直接遭此流言打擊,包括「六行二保」在內等權重股,跌幅都在3%-6.4%,中國銀行、建設銀行股價更是重挫5%。但銀監會17日否認相關傳聞的內容,在網路大量流傳。
17日,深滬兩市跌幅居前的是有色金屬和房地產板塊(按:即類股之意),保險和券商板塊跌幅最小。市場法人認為,在經歷幾輪暴跌後,滬深股市雖然泡沫化程度減弱,但暴跌後形成的恐慌可能還會蔓延,影響17~21日的反彈之路將更為曲折。
陸股大跌 中概股被拖累
陸股上周(10~14日)大跌,台股相對抗跌,但台股17日受陸股大跌牽連,中概股全面走疲,潤泰新、潤泰全、味全、櫻花等均下跌逾4%,寶成、網龍則被打入跌停。
法人表示,下半年,美股對台股的牽動遠甚於陸股,但若陸股持續大跌,台股還是會受到波及。
大陸傳出官方可能緊縮貨幣政策,引發陸股重挫,上證指數17日跌破3,000點大關,跌破季線支撐,港股也連帶大跌756點,香港恆生指數直逼2萬點大關,亞股全面走弱,韓股、日股各下跌2.79%、3.1% 。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