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罐 發達集團副總裁
來源:哈拉閒聊   發佈於 2018-05-03 22:22

高電價非壞事 德國專家:改善用電效率誘因

面對能源轉型帶來電價上漲問題,產業擔心影響國際競爭力,德國能源專家今天表示,高電價是產業投資提升用電效率的誘因,只要改善用電效率,即使電費高,也不會影響競爭力。
為達成非核家園目標,政府訂下2025年能源配比燃氣50%、燃煤30%、再生能源20%目標。較便宜的燃煤占比降低,運用新興技術的再生能源占比提升,勢必導致電價上漲,產業憂心因此加重成本,影響國際競爭力。
德國在1990年代開始投入能源轉型,目標在2022年停止使用核電,廢核也是德國多數民眾的共同目標,德國在台協會今天與經濟部能源局合辦台德能源轉型論壇,邀請德國「未來能源計畫」能源轉型專家顧問齊辛(Hans-Joachim Ziesing)來台分享德國轉型之路上所遇到的挑戰與經驗。
德國電價高昂,與會人士提問,是否會因此影響產業競爭力?齊辛回應,目前針對大企業訂有優惠措施,但近期政界正在研議是否廢除,他指出,若電價太低,就會失去能源轉型的誘因,也沒有足夠資源進行相關投資。
齊辛表示,歐洲有碳排放交易市場,許多相關規定的確對產業造成負擔,但歐洲的企業也會有相應的措施來彌補競爭力,例如像在德國,用電效率高的公司可享相關稅率或費用免徵優惠,因此企業就會願意投資改善用電效率。
他也說,產業競爭力不能只單看電價,也必須考慮不同國家、不同產業的生產力落差,若用電效率非常高,即使電費再高,也不會失去競爭力,成本也不會因為電價高就失控。
齊辛也坦言,德國能源轉型過程是毀譽參半,仍有許多挑戰需要克服,例如能源使用效率不減反增,主因運輸部門能源消耗增加,而國內產煤地區對廢煤目標仍有相當抗拒,可能要花上較長時間才能達到溫室氣體減量目標。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