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ndychang 發達集團總裁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16-05-19 13:57

馬執政八年 投資人:只記得他復徵證所稅

2016-05-19 13:52 經濟日報 記者林超熙╱即時報導
今天是總統馬英九上任最後一天,由他執政八年的台股,加權指數由阿扁交給他時的9,295.2點跌至今天收盤的8095.98點,總計下跌1199.22點或12.9 %,相對這段期間,台股總市值則由23兆4922億元微增至23兆8011億元,若減掉這八年來超過上百家新上市公司的市值,其實總市值是不增反減的。
而問起投資人對馬英九在股市的建樹有哪些?恐怕是不約而同說,只記得他復徵證所稅,把股市搞得雞飛狗跳,傷害資本市場慘不忍睹。
比較馬上任這八年期間,美股、日本、韓國等指標市場或是鄰近國家股市的表現,皆比台股還出色,但是新加坡與港股則比台股的表現還差勁,台股在亞洲四小龍中的排名,還是第二。
馬英九於2008年以高票當選總統時,人氣沸騰登頂,股市投資人高度期待兩岸關係能因馬的上任,扭轉阿扁時代的緊崩對峙,兩岸關係也的確出現有史以來的最佳狀態;但是,馬在2008年上任後,立即面對美國雷曼兄弟事件引爆的全球金融危機及歐債風暴,全球股災火速蔓延,台股也躲不過外資瘋狂賣股壓力,指數由上任時的9200多點,一路崩跌到當年11月的3955最低點,跌幅腰斬逾半,股市幾乎天天上演融資斷頭戲碼。
另外,馬執政八年中,最讓投資人恨得牙癢癢的,莫過於放手讓當時的財政部長劉憶如推動復徵證所稅,馬政府揮舞著公平正義大旗,下令立院藍委全力支持復徵證所稅,即便在券商公會與工商六大團體均出面大力反對下,證所稅的復徵強行過關,但毫無配套的政策,加上後來的一修再修,把證所稅修成「四不像」,馬英九企圖在最後一任寫下他個人在資本市場的歷史定位,到頭來反而是烏煙瘴氣,敗陣下場;也逼迫股市大戶大舉出走,成交量能直直落,這全部記在馬的頭上。
也難怪股市投資人都說,馬英九執政八年的台股,最難忘的事就是復徵證所稅。
不過,隨著兩岸關係的日益緊密,對岸的讓利政策激勵,台灣對中國貿易上的順差,推升兩岸的經濟往來紅利,也鼓舞台股重現生機,指數於2011年初重回9000點大關上,一掃全球金融海嘯與歐債風暴等陰霾,同時在2015年520就職七周年前,台股躍上萬點大關。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