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ndychang 發達集團總裁
來源:房產   發佈於 2016-05-12 18:14

給年輕人的良心建議 房子是拿來「換」的

記者賈蓉/整理報導
別以為買房子就要住一輩子,知名教授彭懷恩分享買房經驗,直指現在年輕人對於不動產的觀念應該翻轉,「房子是拿來換的」,掌握房地產增值、現金回流的特性、挑準入場時機,就不需要「望屋興嘆」了。
「賺大錢是對的!」,在仇商反富情緒高漲的社會氛圍下,知名教授彭懷恩建議年輕人,積極做功課、研究房市,才是掌握自身財富的最佳方法,「錢本身就是很好的工具!」。
彭懷恩在世新大學舉辦房市講座,表示自己曾在30多年前「被坑30萬」,開啟自己的房市研究之路。彭懷恩援引美國總統候選人川普,以及《窮爸爸富爸爸》作者羅伯特·清崎對於房市的分析,點出房地產具備增值、現金回流的特點,「我在30年前,就體會到『資本利得』遠大於『勞動利得』的重要性」。
值得注意的是,彭懷恩建議小資族不要「抱房一生」,因為「房子是用來『換』的」,由小換大、由遠而近,才是入手房地產的最佳策略,建議年輕人多觀察、研究,才能掌握最佳入場時機,避險於千里之外。
對此,房產專家林奇芬也認為,其實年輕人可以善用「年輕的本錢」換取「好債」,以1間1千萬的房屋為例,小資族只要用300萬元頭期款,就能取得1千萬元的資產,讓自己的身價快速擴大3倍以上,「10年之後就可以感受到差異」。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