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ploads/avatar/00/03/327.jpg)
-
學習 發達集團副處長
-
來源:盤後分析
發佈於 2009-06-19 14:05
06/22號傳真稿筆記
央行連續兩個月調升經濟展望
日股成為最強的已開發國家市場
這次日股從三月初低點的反彈,力道比歐美已開發國家要強勁,因為全球金融海嘯並未讓日本銀行業受到嚴重虧損,日本企業與消費者經歷一九九○年代長期不景氣洗禮後,對景氣變化應對自如。
去年金融海嘯中,日本銀行業沒有像歐美大型銀行出現鉅額虧損。日本政府先前推出創歷史紀錄的景氣振興方案,即便這次全球不景氣,日本也經歷有史以來最大出口衰退,今年第一季日本GDP出現負一五.二%的歷史新低年成長率;在利空消息環伺下,日本股市這波卻從三月十日低點反彈四成,一度創下八個月新高的一○一七○八二點,累計今年以來日股已經上漲一○.四五%。這波日股的反彈表現比其他已開發國家都還要凌厲,只要全球經濟不再出現意外的利空消息,日本經濟有機會比其他已開發國家經濟體提早復甦。
受到金融風暴肆虐,這次日本經濟和其他國家類似,面臨百年來最嚴重的經濟衰退,去年十月份日本政府推出二七兆日圓的史上最大景氣振興案,其中的兩兆日圓是直接發給一般民眾使用,另外五兆日圓刺激經濟,包括降低高速公路收費、房租補貼減稅,還有三年之後才考慮調高消費稅。
推出史上最大景氣振興案
今年四月份日本政府又推出十五兆日圓的景氣振興案,終於穩住日本的經濟頹勢,且日本政府所推出的景氣振興方案,不僅對當時股價仍處於低檔的日股有正面的支撐作用,甚至於刺激當時亞洲股市的表現。
日本是僅次美國的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和美國不同的是,日本出口業產值占GDP比重一六%,比美國的九%要高出將近一倍,日本內需市場則占GDP比重五五%,經濟不景氣嚴重衝擊全球消費市場,第一季日本出口出現二六%的降幅,為連續第二個季度下降,再創歷史最大降幅,迫使日本出口業不得不減產、裁員因應,進而影響到日本國內的消費和企業投資。再者,第一季日本內需下滑對GDP減少二.六%,是一九七四年以來最大幅度拖累,日本消費開支下滑一.一%,企業投資也驟減一○.四%的歷史新低成長紀錄,淨出口下滑造成GDP成長率減少一.四%。
第一季日本製造業稅前總共虧損二兆二四六二億日圓,是一九九五年開始有這項統計數據以來首度出現虧損,其中汽車等出口訂單大幅萎縮,是這項數據出現明顯虧損的原因。但日本財務大臣與謝野馨認為第一季日本製造業已經觸底,但由於日本出口業短期間內獲利前景不明,日本出口業仍將降低投資支出。
金融風暴重創日本出口和民間消費支出表現,是這次日本經濟衰退最主要的原因。以日本第一季經濟成長率數據為例,雖然當季日本經濟僅較前一季度下降四%,折合年成長率下降一五.二%,雖然比市場先前的預期數據要好一點,但若以年增率計算,日本經濟首季降幅幾乎是美國同期降幅的兩倍多,也超過歐洲創紀錄的二.五%降幅。
日股長期投資價值浮現
即便當時日本公布的GDP數據難看,並沒有影響到當時日股的持續反彈氣勢,因為當時市場投資人普遍認定第一季是本波日本經濟的谷底區;也因為第一季日本經濟數據實在難看,反而在基期較低的因素下,讓日本下半年到明年上半年的經濟數據,能看到比其他國家更高的成長率。不過,目前日股的股價淨值比)P B(僅一.○七倍,是歷史相對低點,也是已開發國家中淨值比相對低的股市。從價值投資角度來看,日股的長期投資價值浮現。
這次全球經濟不景氣固然造成日本經濟帳面上的數據很難看,但日股從前波高點跌到去年十月底低點的最大幅度約四八.五八%,這樣的跌幅在歐美股市中不是最大跌幅,且日股這次最低點出現在去年十月二十八日的六九九四.○九點,今年三月初日本的最低點並沒有跌破去年十月底的低點,比部分歐洲已開發國家和美股要強勁許多。去年十月底到今年三月初約四個多月期間,日股的底部打得很扎實,有利日股的長期多頭趨勢發展。其中最重要的關鍵在於,這回日本大型銀行業在次貸風暴中沒有受到重傷,未來日本景氣復甦的速度會比其他歐美已開發國家為快。
一九九○年代初期,因為日本資產泡沫化,造成日本經濟陷入長達十五年的不景氣,那次資產泡沫化造成日本銀行業超過四千億美元的壞帳。根據日本銀行家協會的資料,從一九九二年開始,日本銀行清理將近一百兆日圓壞帳,到二○○四年壞帳占總貸款比重,由二○○二年的八.四%下降到二.九%;二○○五年日本財務大臣竹中平藏宣布日本銀行壞帳危機接近尾聲,企業的獲利也出現改善。不僅清除銀行業壞帳,日本政府也讓資產體質不佳的銀行倒閉、銀行業相互合併,提高銀行業的競爭能力。不讓體質不佳的銀行業存在,降低銀行業者間的競爭態勢,提高銀行業的獲利能力。
銀行總虧損僅花旗一六%
根據日本財務省數據顯示,二○○八年一一○萬間日本企業債務利息支出,由十年前的六百兆日圓下降到四五五兆日圓。日本經濟新聞去年的分析報告指出,截至去年三月底為止的會計年度,日本四成上市公司的淨負債率是零。即使第一季日本出口業出現虧損,但日本出口業透過裁員和降低資本支出因應,還沒有出現負債壓力急遽上揚的跡象。由於先前不景氣的經驗,日本大型企業應對經濟景氣變化調整企業內部組織、關鍵生產鏈與業務調整的速度變快。
日本企業在經濟危機過後最重要的變化,可能是製造業在創新方面的發展,這是日本企業得以長期在國際市場占有優勢的主因。日本企業透過技術創新的努力,提升本身的國際競爭力;換句話說,其經濟發展的表現與創新的狀況屬於同步發展。目前雖然遇到經濟危機的打擊,但是日本製造業積極的創新,尋求擺脫危機的出路。
先前長期經濟不景氣的經驗,讓日本銀行業這幾年在衍生性金融商品的財務槓桿操作相對歐美國家保守,這次金融海嘯日本銀行業並沒有受到嚴重的衝擊。從附表的日本銀行業在次貸風暴的總虧損金額來看,日本大型銀行總共虧損一六九億美元,僅是花旗集團總虧損金額)一○一八億美元(的一六%而已,但日本銀行業也從市場籌資四八六億美元,顯示目前日本大型銀行業的資產體質相當健全。
這次金融風暴日本政府雖然也注資兩兆日圓給特定銀行充實資本,但這回日本銀行業不像歐美國家那樣成為拖累經濟惡化的拖油瓶,減緩日本政府救經濟的擔子。
日銀連二月調高展望評等
正當歐美銀行業因為次貸風暴而陷入嚴重虧損必須進行重整,甚至倒閉之際,日本銀行業這回已經是好整以暇,等待海外併購其他銀行資產,日本銀行業有重新在國際金融業抬頭的機會。
隨著日股從低檔強勁反彈,出口和消費衰退現象趨緩,日本央行繼五月份調高對未來經濟展望評等後,十七日再度宣布調高經濟展望評等,顯示日本的經濟已經明顯觸底。這次日本央行調高對出口和生產的預測,並認為日本經濟狀況在先前嚴重惡化後,已經隨著外部經濟條件好轉,已經開始止跌。不過,未來日本經濟也不是全然樂觀,因為日本的企業盈餘銳減和勞動市場持續惡化,將影響日本企業投資意願,新屋開工展望也遭到調降。
日本民眾度過經濟不景氣早有經驗,金融海嘯固然造成日本民眾在海外基金的投資出現虧損,一度影響到日本民間消費情況,不過這次全球股市的強勁反彈,已經讓日股反彈四成,稍微彌補去年的虧損,日本民眾的消費意願和對未來景氣的信心已逐漸上揚。五月份日本家庭信心指數從四月的三二.四點上揚到三五.七點,該指數從去年十二月創下二六.二點的歷史低點後已經逐月回升。
從附表的日股法人機構近期買賣超日股的情況觀察,外資從四月份起開始淨買超日股,一直到六月五日當周都還是呈現淨買超;隨著美國和日本的經濟數據逐漸好轉,外資增加在日股的布局,只不過日股的個人投資人和本土法人機構從五月底開始陸續有獲利了結的現象,日本內資的賣超是否會把日股打下來,目前仍很難講。
日股從五月最後一周開始到截至六月十二日當周為止,已經出現周線連三紅的現象,三周的漲幅將近一成,推升日股一度突破萬點大關。稍早,日股也曾經在三月中旬到四月中旬期間出現連續四周周線收紅,顯示這次日股漲勢的延續性很強。未來日股能否真正站上萬點關卡並持續上漲,還需要看全球股市的趨勢而定,但從這次日股的反彈過程也發現,日本經濟實際的復甦情況比帳面數據要好很多,未來日本經濟在下一波景氣回升的角色值得密切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