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wendychang 發達集團總裁
-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16-03-28 06:11
油價底部訊號明朗 能源股債重返光榮
2016年03月28日 王曉伯/綜合外電報導
年初以來的油價回升,除了來自供給過剩情況的改善,OPEC產油國態度軟化、美元走軟與期貨多方合約的增加亦有相當程度的影響。雖然因季節性因素,在夏季需求來臨之前,煉油廠傾向暫時下線,使得原油市場有較高的庫存壓力,但近期美國汽油消耗速度高於預期,反映出偏低的油價水位,大幅提振民眾開車意願,或有可能減輕庫存壓力。
富蘭克林股票團隊投資長暨富蘭克林坦伯頓穩定月收益基金經理人艾德華‧波克指出,全球原油市場的供給已開始產生變化,目前除了少數的產油國仍有能力再增加產出外,多數OPEC國家的產能都已經逼近高峰,而美國頁岩油生產商更早已進入減產。除此之外,許多能源業者大砍投資,尤其美國上游探勘生產商,今年平均資本支出減幅達53%。根據機構統計,油價崩跌以來,約有3,800億美元的原油開採計畫遭到擱置,2007年到2013年間,每年平均有40個大型原油開採案,但到2015年已剩下不到10個。
艾德華‧波克解釋,一般傳統油井開採產量達到高峰後將逐年下滑,雖然既有油井產出的枯竭速度各地不同,不過平均來說每年產量約減少6%,因此,原油商生產每年必須開挖新油井,才能維持產量的穩定,但這樣的情況在油價崩跌後迅速逆轉。目前美國鑽油井平台數量剩下不到400座,企業大砍投資與關閉油井的結果,使得新增油井的產能速度,遠落後既有油井產量的損耗,據Rystad Energy估計,今年既有油井的每日產量將減少330萬桶,但是新增油井的每日產量只有300萬桶,這將會改變原油市場的供需平衡。
雖然OPEC凍產協議能否順利執行,以及地緣政治的衝突等仍是油價走勢不確定的因素,但全球需求增溫,美國產能下滑,使得油價已在底部的訊號逐漸明朗,另外,從資金流向來看,投資人開始逢低布局能源資產,是以近期能源股債反彈,以及價格對油價利空反應有漸趨鈍化的情勢來看,能源資產的長期契機已經浮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