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ndychang 發達集團總裁
來源:哈拉閒聊   發佈於 2016-03-13 23:03

名片上有迷魂香? 165教你終結網路謠言

2016年03月13日 21:51 中時即時胡欣男
http://img.chinatimes.com/newsphoto/2016-03-13/450/20160313004019.jpg
名片沾有迷魂藥物?類似的網路謠言不勝枚舉,警政署165網站設有「闢謠專區」,提供查證釋疑。(警方提供)
http://img.chinatimes.com/newsphoto/2016-03-13/590/20160313004020.jpg
迷昏香皂?這也是來自大陸的網路謠言,很離譜。(警方提供)
http://img.chinatimes.com/newsphoto/2016-03-13/656/20160313004021.jpg
連報案電話都能竄改為謠言。(警方提供)
近年智慧型手機設群軟體發達,LINE跟臉書上常流傳一些未經證實,甚至一聽就很離譜的謠言,民眾常轉載以訛傳訛,嚴重會造成恐慌。警政署165反詐騙網站上羅列各種常見網路謠言的「闢謠專區」,供民眾查證。
近來LINE常流傳一則「不明男子發名片,女子聞到迷魂香」的文章,內容係指一女子去加油站加油,下車操作時被不明男子搭訕遞名片,女子收下後,駕車離去開始頭暈目眩,在昏迷前緊急駛入民宅求救;遞名片給他的男子,則在後方尾隨,見女子向人求救才加速離開。
文章以聳動的字眼提及,名片上沾有的藥物名為「BURUNDANGA」,但警方查證,這種藥物,在台灣係屬4級管制藥品,多用於市面上販售的止暈藥且劑量相當低,另該藥物分子結構非屬易揮發性化合物,常溫常壓下,不容易揮發,就算沾在物體上,也不會影響接觸的人體。
165反詐騙專線指出,這則謠言最早出現在2008年,是從美國的網站改編而來,台灣無類似案件通報,民眾不需恐慌。165網站也在去年8月於「闢謠專區」澄清釋疑。網址為:http://www.165.gov.tw/list_announcement.aspx
刑事局預防科分析網路謠言,有以下3點常見辨別方式:
一、標題聳動或是提供優惠資訊:如攸關生命財產安全或提供民眾免費兌換商品或優惠促銷的資訊。
二、要求儘速大量轉傳:每篇文章的結尾通常都會要求接收訊息者迅速轉傳文章,轉傳文章或圖片雖然只是1秒鐘的時間,但資訊傳遞無遠弗屆,短時間內就可能造成社會大眾緊張、擔心。刑事局呼籲民眾接受到任何網路訊息,應先查證後再轉傳,並免傳達錯誤資訊。
三、標示錯誤公署名稱:網路謠言通常會使用「警政署165關心您!」等不完整或錯誤的公署名稱。但刑事局在製作相關宣導圖片時,均會標示「內政部警政署刑事警察局」機關全銜,請民眾留意。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