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 發達集團副總裁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15-12-09 04:31

聯發科、中華電小金雞 中華精測 跟著台積一路發

本帖最後由 人類 於 15-12-09 04:35 編輯
聯發科、中華電小金雞 中華精測 跟著台積一路發
2015年12月09日 04:10記者涂志豪、楊曉芳/台北報導
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將赴南京設立16奈米製程的12吋廠,為符合N-1原則,在台灣也搶在年底前進行10奈米試產,2017年初進入7奈米試產。提供台積電晶圓測試板的中華精測(6510)受惠最大,不僅細間距(fine pitch)技術能力已可支援到7奈米世代,產能也已準備好了,明、後兩年營運成長動能十足。
中華精測(精測)因為中華電、聯發科等股東而受矚目,今年營運大爆發,受惠台積電16奈米製程在下半年進入量產,對晶圓測試板需求大增,第3季營收季增21.5%達4.96億元,創下歷史新高,毛利率亦拉升3.6個百分點達54.4%,營業利益季增44%達1.65億元,單季稅後淨利1.41億元,較第2季大幅成長62.5%,每股淨利5.02元,等於一季獲利就賺逾半個股本。
精測累計前3季合併營收12.33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65.6%,亦超過去年全年營收。平均毛利率達52%優於市場預期,歸屬母公司稅後淨利2.97億元,較去年同期大增110.9%,也超過去年全年獲利1.96億元,今年前3季每股淨利10.61元,順利賺逾一個股本。
精測專注於晶圓測試及晶片成品測試所需的測試用PCB板,特別是晶圓測試探針卡所採用的直接對接式(direct docking)板及專利的薄膜多層有機載板(TFMLO)等市場擁有極高市占率。因此,隨著台積電今年下半年順利擴大16奈米產能,精測直接受惠,推升營收及獲利同創歷史新高。
隨著半導體製程在年底跨入10奈米、2017年要再進入7奈米世代,台積電正全力進行先進製程技術研發及產能佈建,精測的TFMLO載板已可支援高達3萬個測試腳數及55奈米閘極細間距(gate pitch),不僅可支援至7奈米,技術上明顯領先競爭同業,加上產能也都準備好了,將成為台積電衝刺10/7奈米製程的重要合作夥伴。
(工商時報)
總座黃水可: 明、後年業績續強
2015年12月09日 04:10記者楊曉芳、涂志豪/專訪
1242532
中華精測總經理黃水可,18年前從中華電信研究所進入半導體高階測試技術領域,多年磨練後,終於等到奈米製程成主流。圖文/楊曉芳
1242533
中華精測11月20日通過櫃買中心董事會上櫃審議,在興櫃成交價也水漲船高,近期甚至突破430元,昨(8)日董事會通過辦理現金增資,每股以258元溢價發行,受到不少投資人關注。本報獨家專訪中華精測總經理黃水可,以下為訪談紀要。
問:今年財報表現亮麗,是如何力抗半導體產業不景氣?
答:主要是與公司的基期及專注的市場有關。精測以半導體晶圓測試板、IC測試板以及技術服務為主,並專注65奈米以下製程為主,目前對應的製程包括有40、28、20、16奈米等。以全球半導體晶圓製造最大客戶台積電來看,今年營運雙位數年成長率也是優於整體半導體產業,帶動成長的關鍵動能來自於20奈米、以及16奈米製程,這些新製程的貢獻正好也是精測專注的市場,因此我們今年營運成績是反映著客戶先進製程快速成長的結果,預料明、後年也將可以持續下去。
問:紅色供應鏈衝擊是正面、還是負面?
答:精測自2005年成立以來,因為擁有獨創的20奈米以下先進製程的薄膜技術、以及電源完整測試系統技術,因此除了台灣的台積電、聯發科之外,客戶群早已全球化,目前客戶亦包括有美國的高通(Qualcomm)、輝達(NVIDIA)、大陸的海思、中芯國際等半導體廠。
我們也早已跟上產業的變化,所以對中華精測而言是正面的。
問:台積電上周已預告向5奈米製程邁進,精測在先進製程上的規劃?
答:台積電把次世代製程正式定調,有助於精測的準備工作,我們有信心絕對是會跟上產業最先進製程的發展腳步。
截至11月產品結構中,對應的20奈米產品高於16奈米,預料2016年絕對是16奈米扮演主流。除了明年業績實質貢獻的製程,我們早已經準備好之外,目前亦進行10奈米的工程驗證,且開始啟動7奈米,明年將進入5奈米的投資計畫。
(工商時報)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