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ploads/avatar/06/03/60312.jpg)
-
熾翼火龍 發達集團副總裁
-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15-11-22 00:07
美國產油商:再這樣要剝皮削骨了
伴隨油價再墜40美元,已絞盡腦汁壓縮成本的美國原油生產商恐怕真的得舉白旗投降了,能源業減支整頓潮勢必加劇。路透
2015年11月21日20:54
過去1年多油價大跌,美國原油生產商卻仍頑強維持生產,特別是成本相對高昂的頁岩油開採,讓他國產油商靠低價「淘汰」美國同業的意圖遲遲未得逞,但隨本周油價再探40美元低谷,即使是最具效率的產油商也吃不消,能源業恐再掀新一波裁員減支潮。
諮詢機構Graves & Co統計,今年來全球能源業已閒置超過1000個鑽井、設法削減支出逾1000億美元(3.3兆台幣),整體裁員人數也已跨越25萬人大關,但油市供應過剩情形仍無明顯好轉。
花旗(citi)能源分析師李宜(Eric Lee)表示,許多業者雖希望避免進一步裁員或減薪,但恐怕仍將被迫展開新一輪減支。已絞盡腦汁提高效率、壓縮成本的美國頁岩油生產商,料將首當其衝。
追蹤北美頁岩油生產數據的資料分析業者DrillingInfo執行長吉默爾(Allen Gilmer)說:「我們已達到人力可為的極限。如今我們已在最佳的區域、採用最好的鑽井並以最棒的人才進行作業。任何進一步削減成本的舉動,都將不僅是剝皮,而是削骨。」
油田服務與設備成本大減,以及將工程技術發揮到極限,是美國產油商得以在這波油價跌勢下掙扎求存的2大主因。除了讓鑽井填沙量倍增、增進岩層縫隙提取技術外,能源業者也將鑽井遷移到最易開採的藏油區、將開採所需時日縮短近半,盡可能延伸地下平行油井。
紐約西德州原油期貨價格周五收跌0.37%至每桶40.39美元,全周跌幅雖僅0.9%,卻反覆不斷測試40美元關卡,最低一度下探38.99。這代表即使油價已自去年高點回落逾半,跌勢可能依然深不見底,使部分業者對明年油價平均約每桶50美元的預測仍顯太過樂觀。
《華爾街日報》指出,能源業者再說服投資人公司前景良好時,通常以可產生10~20%利潤空間為基準。例如,當油價落在每桶65美元時,許多能源業主管會告訴投資人,即使油價跌到60仍有獲利空間。但眼下看來,油價已遠低於美國主要頁岩油生產商維持損益平衡所需的水準。
全美最大獨立能源及團康菲石油(ConocoPhillips)執行長蘭斯(Ryan Lance)說:「每桶40~50美元的油價,在這行行不通。」(劉利貞/綜合外電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