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教 發達集團副處長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15-09-06 06:59

周遊華爾街/新興股市 中印長線最有看頭

每當市場大跌,總會在某個時間點跌到便宜價位。那麼,投資新興市場的良機到了嗎?目前各方意見看法不一,但已浮現一些跡象。
摩根大通資產管理公司(JPMAM)的分析顯示,MSCI新興市場指數迄8月底的股價淨值比為1.28倍,意味即使有某家公司破產,投資人還是能靠賣出標的資產,拿回近八成投入資金。該比率目前已低於金融海嘯期間,且過去20年來只有兩次的股價淨值比現在更低:2001年911恐怖攻擊,及1997到1998年亞洲金融風暴。
假設新興市場狀況沒亞洲金融風暴那麼糟(目前市場共識也是如此),代表此刻的新興市場股價異常便宜。JPMAM投資長特瑟林頓說,市場信心極為低迷,已達到前一波危機的谷底。
JPMAM算出,過去20年來,只要投資人在股價淨值比約1.3倍的情況下,買進MSCI新興市場指數,未來一年的平均報酬率為49%。若買進日本以外的MSCI亞太指數,平均報酬率升到64%。PSigma投資管理公司投資長貝克特也注意到新興股市股價淨值比已跌到誘人的低點。但他提醒,過去20年來,日本以外亞洲股市的股價淨值比曾四度跌破1.3倍,每次都會持續下滑一段時間才會反彈。
瑞士信貸的統計顯示,一旦股價淨值比跌破1.3倍,大盤一個月內和三個月後都會下跌,投資人得堅守兩年才能獲利。
不過,瑞信仍認為亞股此刻的估值「令人難以抗拒」。
除了股價淨值比,還有很多工具可衡量股價,最常見的就是周期調整本益比(CAPE)。新興市場目前的CAPE逼近金融海嘯以來最低,但尚未觸及亞洲金融風暴的低谷。
貝克特說,股價淨值比在經濟成長趨緩時特別有用。但目前的新興市場不是全都值得買進,巴西、俄羅斯、南非、委內瑞拉及土耳其的情況都令人擔心。
貝克特看好中國和印度股市。他說,中國的股價並未適當反映未來十年的成長潛能,消費產業、健康照護、科技家電、水資源和個人金融都深具潛力,國營事業改革計畫應能讓保持耐心的投資人有滿意的回報。
此外,印股相對便宜,當局改革官僚文化與貪腐的政策,有助印度實現長遠的成長潛能。
特瑟林頓說,可從三件事判斷新興股市何時反彈:重挫的貨幣須回穩、經濟展望轉為明亮,及企業獲利開始改善。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