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en 發達集團副總裁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15-08-20 16:26

壽險救股市 千億元上膛

鼓勵壽險資金成為台股「穩定的力量」,金管會正研議調整保險業資本適足率(RBC)的計算方式,在計算自有資本時,股票價格由半年均價考慮延長為一年,即可將今年上半年台股上萬點行情計算進年報,可降低壽險業為了提高RBC在第4季拋售台股的機率。
如果再配合壽險業提出建議,可調降壽險資金投資股票風險係數,業者估計,不排除有千億壽險資金再加碼台股。
壽險業者打算提出的建議,是參考日本、韓國及大陸的作法,其中韓國為了鼓勵壽險資金進股市,其股票風險係數僅8~16%,日本則原先是10%,2012年之後才調高為20%,但台灣則是24.11%。
大陸則是採取「逆周期設計」,即C-ROSS(China risk oriented solvency system),即是景氣好、股市高檔時,風險係數反而要拉高,代表股價下跌機率高,避免壽險業承受過高風險,因此要求更高的自有資本;但景氣不佳、股市低檔時,則風險係數自動降低,即未來股價上升機率高,鼓勵壽險業中長期投資,不要任意拋售股票。
據了解國內部分大型壽險公司打算透過壽險公會正式提案,建議調整均價計算期及調降係數,否則壽險業目前投資台股有新台幣1.1~1.2兆元的規模,若台股再往下回檔,則第4季時部分壽險公司就必須先拋售相關持股,力求年報的RBC能在200~250%以上,以免相關投資及業務受到限制,屆時恐加重台股跌勢。
這項提案如富邦人壽、國泰人壽、南山人壽、三商美邦人壽等大型壽險公司都表示贊成或無反對意見,有公司私下表示,台股已在8,000點附近,有些股票已極具投資價值,而且以2008~2012年的例子來看,敢逢低加碼、選到對的股票者,可連賺好幾年,累積未來獲利,因此暫時性資本計提措施,有助壽險資金在相對低點時進場。
金管會高層表示,已在考慮延長股價均價計算期間,由現行半年延長為一年,目前在計算壽險公司自有資金時,股票市價不是用財報上的月底收盤價,而是用半年均價。
例如某檔股票12月底收30元,但半年均價可能是40元,壽險業投資成本若是32元,則用半年均價計算時就不是未實現虧損,反而是未實現利益8元,可增加淨值,若未來延長為一年,則國內多檔股票上半年還在高檔,均價計算下來壽險公司淨值即會提升,較有能力承受資本市場波動,可再逢低加碼。(工商時報)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