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老擊敗 發達集團技術長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15-08-08 16:01

資金避風港 投資人民幣 迎接雨過天晴

鉅亨網記者陳慧菱 台北2015-08-0811:20
保德信投信投資長黃時彥表示,希臘股市休市5周後,本周一開盤下跌,美國升息號角最快將在本季響起,加上台灣、中國等市場自6月中旬以來大幅震盪─全球股市劇烈波動,該如何為資金找到避風港?或許可以留意一下最近人民幣匯率的表現。
時序進入盛夏,過去一季的「中國關鍵報告」,先從價值面切入,討論A股這一波牛市,當官方整頓場外配資,我們一起經歷市場修正3成的恐慌─面對A股,黃時彥提出應該採取分批布局或定期定額,降低進場的選時風險;如今,他希望擴大投資目光,談談把人民幣資產納入投資組合的好處。
目前國人布局人民幣資產的方式,主要包含人民幣收益型產品(例如貨幣市場型基金、定存)、中國債券及A股;其中,人民幣收益型產品與A股恰如足球隊的後衛與前鋒,投資人民幣收益型產品著眼的是「獲取固定收益」的機會,而投資A股則希望掌握中國經濟轉型的進程,不論如何,皆必須考量的關鍵是「穩定的匯率走勢」。
受到美國即將升息的衝擊,亞股、亞幣陷入亂流,由於中國官方出手維持穩定,人民幣兌美元相對抗貶,今年以來僅微幅貶值0.1%;而韓元、印尼盾兌美元貶幅則達7%到9%,外國投資人不僅在股市失血,考慮匯損後更是雙重打擊。
新興亞股中,舉今年討論最熱的中、印股市為例,上證綜合指數今年上漲12.2%,人民幣兌美元貶0.1%,計入匯損後,今年來報酬率為12.1%;反觀印度股市,今年來漲幅為2.2%,但印度盧比兌美元卻貶值1.7%,兩相抵銷後報酬率僅剩0.5%。
國際貨幣基金(IMF)11月將決定是否把人民幣納入特別提款權(SDR),成為「貨幣籃子」中美元、歐元、日圓和英鎊之外的第五重要貨幣,為爭取人民幣國際化,中國人民銀行近日也表態,人民幣下半年將保持「合理均衡水準上的基本穩定」。
確認人民幣的優勢後,回過頭來,他想深入聊聊投資中國的策略。不少台灣人早就積極擁抱人民幣資產,截至上月底,國內的人民幣存款餘額高達人民幣3382.2億元(逾新台幣1.7兆元),看升人民幣中長期走勢的保守型投資人,可考慮將人民幣貨幣市場型基金納入投資組合,兼顧流動性之外,同時能追求相對穩健的收益機會。
至於較積極的投資人,儘管資本市場近期風雨飄搖,但因人民幣兌美元相對抗貶,「人民幣資產」是極佳的避風港,以定期定額或分批加碼,持續布局匯損風險較小的A股基金,風雨過後,便是迎接晴天來臨的時刻。
如果要給投資人民幣關鍵一句話,黃時彥說:「人民幣中長線看升,不妨依自己的風險屬性,決定布局人民幣資產的方式,配合逢低分批加碼,迎向風雨後的晴天。」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