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keen 發達集團副總裁
-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15-07-08 16:44
陸股慘跌 海外中資股也難逃
在香港、美股上市、被稱為BAT的百度、阿里巴巴及騰訊3家知名網路企業股,隨著中國股市近期重挫,加上希臘公投結果令希臘退歐風險大增,3家公司成為市場空頭摜壓對象,周一股價大跌、市值合計縮水近177億美元(約合新台幣5,472億元)。
7月6日,香港股市受希臘公投結果利空衝擊,恒生指數下挫3.18%,創4年來單日最大跌幅,港股上市的騰訊控股,股價同樣到摜壓,收盤大跌5.54%。昨天持續下跌1.23%。
美股上市中資企業股,6日表現也是災情慘重,13檔跌幅超過10%,下跌個股達60檔,僅10檔個股收紅,且最大漲幅不到3%。其中,百度下挫4.06%,阿里巴巴跌幅2.24%。
界面新聞的報導,若是換算成市值,6日收盤,騰訊控股市值蒸發806億港元(約合103.92億美元),百度蒸發27億美元,阿里巴巴蒸發46億美元。BAT3家公司一天蒸發市值合計約177億美元。
對於這次嚴重的股災,民生證券首席總體經濟研究員管清友表示,現在必須解決股市資金危機,護盤中證500指數,並防止系統性風險。
大陸A股的大跌,讓許多宣布私有化的境外中資股,頓時陷入迷茫。截至7月初,已有包括奇虎360、人人網、空中網、世紀佳緣等多家網路企業將私有化,另外還有多家企業正在醞釀私有化,準備回歸A股。
但此次A股股災之後,科技股回歸A股腳步可能會放緩。也有分析人士在猜測,暴跌的股價,也可能影響中資股企業放棄私有化。
至於中資股回歸大陸股市的可行性,業內人士認為,長期而言,中資股回歸的趨勢不變,大陸創業板註冊制會開放,但很多網路企業還上不了大陸的主板與創業板,新三板雖然退出機制相對較差,卻是目前的最佳選擇。(工商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