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ploads/avatar/04/98/49830.jpg)
-
致惇 發達集團處長
-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15-06-24 20:26
中國需求持續低迷,可能會把美國、日本、德國等都拖下水。
全球經濟仰賴龐大的中國市場吸納出口,中國需求放緩,已經重創開發中國家和原物料出口國的景氣。瑞銀(UBS)認為,未來情勢或許會更加惡化,中國需求持續低迷,可能會把美國、日本、德國等都拖下水。
彭博社24日報導,瑞銀經濟學家Donna Kwok、Wang Tao、Jennifer Zhong報告指出,美國、日本、德國向中國向輸出工具機等資本財,目前需求依舊暢旺,不過情勢或許很快就會轉變。報告稱,中國房市深陷多年低潮,可能會延續到今年過後。長期而言,中國對外國工業產品的需求恐會下滑。他們認為,原物料、再輸出、已開發國家的出口商都應做好準備,面對今年中國需求萎靡的衝擊,就算歐美進口好轉也不會有太大助益。
這是因為全球經濟對中國仰賴日深,瑞銀稱,2014年為止十年間,以中國為最大出口市場的國家,增加四倍。與此同時,以美國為最大出口市場的國家則對半腰斬。以出口的GDP比重而言,瑞銀追蹤的所有國家,幾乎對中國曝險都往上提升,日本、南韓、美國、巴西、加拿大、智利成長2倍,德國、歐盟成長3倍,澳洲更是增加4倍。
CNBC先前報導,2014年原物料、石油、黃金價格無一不跌,讓全球前40大礦商受傷慘重,其市值合計縮水1,560億美元。今年原物料展望仍舊不振,預期礦商失血的狀況還會持續下去。資誠(PwC)最新數據指出,截至2014年底,40大礦商市值為7,910億美元,較2013年低1成六,且只有四年前的一半。
資誠報告還警告,占全球原物料需求4-5成的中國經濟正值轉型期,成長動能持續放緩,這意謂著礦業景氣短期內不易好轉。資誠認為留強汰弱、適者生存是不變的法則,成本效率最好、營運保留彈性最大的礦業業公司存活的機會較大。
彭博社5月報導,高盛持續看壞商品市場展望,認為中國經濟降溫、美元走強將持續對原物料形成壓力。高盛尤其看空銅的市況,高盛預測未來12個月內,銅價將下挫至少16%,原因是大陸房地產景氣不佳,對於銅的需求亦隨之下降。高盛認為,銅現在處於相對高點,但也是絕佳的賣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