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懂 發達集團營運長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15-06-14 06:42

股海自由行/景氣沉潛期 選業績成長股

6月以來台股連續下挫,上周在9,300點年線上下拉鋸,期間國際債市、匯市變化之劇烈不亞於股市。
儘管美股維持年初以來的高檔橫盤態勢,但美國和德國公債殖利率自4月下旬連續彈升後,外溢效果已擴及新興市場,而且時序愈來愈近美國升息的關鍵時期,盤整待變的美股出現修正走勢的機率也漸漸升高,在考量國際變數和景氣循環階段後,目前台股尚未穩定,後續仍須時間整理,甚至不排除往下移動測試9,000點關卡。
美國6月以來所公布的經濟數據大都優於預期:5月零售銷售連續第三個月走揚、月增1.2%;5月新增非農就業28.0萬人,平均時薪較上月成長0.3%,較去年同期成長2.3%,皆優於預期。
而且美國聯準會(Fed)最關注的就業市場指標之一JOLTS(職位空缺數和勞工流動調查報告),4月職位空缺數達到538萬個,為2000年開始公布以來最高,相對於4月的失業人數855萬人,意味著每個職位空缺大約對應1.6個求職者,已低於2007年經濟開始衰退時的1.8個,上述數據推升市場對美國升息的預期,上周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盤中最高達2.498%,德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也突破1%達1.057%。
然而,上周世界銀行在半年一度的「全球經濟展望報告」中,將全球今年經濟成長下修0.2個百分點至2.8%,同時跟進國際貨幣基金(IMF)公開呼籲Fed延至明年升息,考量升息將使匯市動盪加劇、衝擊全球經濟成長。在此情況下,本周Fed將召開的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會議備受關注,由於過去美國首次升息前三到六個月,股市傾向出現修正,若FOMC會議進一步釋出今年升息的訊息,投資人應提防年初以來維持橫盤的美股出現較大幅度修正,以及包括台股在內的新興市場股匯市隨之而來的調整。
按過去經驗,美國正式啟動升息前,美股和新興市場股市雖易出現修正,但升息以後則一般會回復正向發展。台股近期盤勢已經歷一段跌勢,但由於景氣仍處沉潛期,預期度過第2季和第3季景氣循環收縮期後,隨著美國升息情況明朗和景氣循環再次向上,第3季末以後台股可望再有一波漲勢。
在此盤勢調整期間,也為投資人提供一次汰弱留強的機會,法人主導行情的趨勢下,選股應以下半年和明年業績增長為方向:電子方面,除了長線趨勢向上的汽車電子外,每年蘋果總在第3季推出新產品,可注意新加入供應鏈的機殼、壓力感測器貼合、背光模組等個股,而隨著價格降至甜蜜點後,NB搭載SSD(固態硬碟)滲透率提升所衍生的封測、IC設計和通路商機,以及行動支付帶動指紋辨識需求所衍生的封測商機等,都是股市沉潛時可優先逢低布局的方向。
非電方面,政策放寬限制和受惠升息趨勢的金融股,受益油價回穩後的塑化、紡織,走過食安風暴的食品、餐飲股,以及股價經過洗鍊的生技股等也都有機會。
要提醒的是,盤勢畢竟處於調整階段,近期操作宜善設停損停利點,同時在個股資金集中化的趨勢下,即使同產業,但個股表現差異會加大,一切應以公司業績表現為選股依據。
(作者是台新投信董事長)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