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r 發達集團董事長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15-04-19 19:46

外貿衰退凸顯台灣經濟隱憂

中華經濟研究院日昨微幅上修今年經濟成長率0.06個百分點至3.56%,同時國際貨幣基金公布最新「世界經濟展望」報告,也維持今年台灣經濟成長預估為3.8%,領先南韓的3.3%、新加坡的3%及香港的2.8%,這些預測都顯示今年台灣的經濟表現相對樂觀。但日前財政部公布今年第一季我國出口衰退4.2%,進口更大幅衰退15.0%,透露台灣在國際競爭力和產業投資動能與投資環境方面,其實都存在極大隱憂。
台灣首季出口所以衰退,乃因受到全球經濟成長不如預期的影響,包括主要市場需求疲弱、國際油價低檔盤旋,都造成買氣觀望氛圍濃厚。從台灣對主要市場出口表現觀察,第一季對中國大陸與香港出口減少4.4%,對東協六國減少10.2%,對歐洲出口減少10.5%,都反映這些地區經濟疲軟對台灣出口的影響。其中中國今年第一季GDP成長7.0%,比2014年第四季減少0.3個百分點,創下六年來的最低水準;俄羅斯經濟大幅緊縮、巴西落入衰退,其他新興市場也正面臨經濟成長連續下滑等情勢,都使今年台灣的出口成長不樂觀。
除了外部大環境的負面因素之外,尚有兩項跟產業競爭力有關的問題,更值得國人關注:
第一,由於對中國大陸與香港出口佔台灣總出口的四成左右,大陸經濟減緩自然抑制台灣的出口表現,正因為如此,政府積極地推動拓展對新興市場拓銷的多項計畫,力求分散市場。但是,中國大陸今年一季的出口成長4.7%,其中對歐盟、美國和東協國家分別成長2.4%、11.2%和20.6%等表現,充分顯示台灣在東協國家和其他新興市場的出口,正面臨來自中國大陸產品的競爭。展望未來,大陸推動「一帶一路」的計劃,積極推動包括建築、建材、鋼鐵、化工、高鐵、農業加工等產品的輸出,以及在一帶一路沿線建立境外經貿合作區、跨境經濟合作區等各類產業園區,以促進輕工業、紡織服裝、建材等產業的海外投資和轉移,都將對台灣產業在新興市場的拓展,帶來極大的競爭壓力。
第二,就出口產品結構而言,今年第一季除了電子產品出口成長5.5%和機械出口成長4.0%之外,其他傳統產業產品出口均呈現下滑趨勢。由此可以看出,固然隨著大數據、物聯網等新興應用科技的發展,以及行動裝置推陳出新等,將為台灣產業創造商機,但更值得關注的是,近年來台灣傳統產業出口表現均不如大陸及韓國,甚至低於全球出口成長速度,導致全球市占率的持續下滑,顯見這些產業在全球供應鏈中已經不具競爭力,若不能積極進行產業結構調整,未來前景堪慮。
除了出口衰退之外,今年一季資本設備進口減少9.4%(其中機械設備進口減少18.4%),更令人擔憂。當前外需市場疲弱,國內消費又受制於國人薪資難以大幅成長而未能提振,國內投資應該成為帶動經濟成長的主要力量。中經院最近基於行動通訊產品對高階晶片需求強勁,半導體業者投資加碼,以及核准僑外投資、新設公司家數成長等理由,預測今年國內投資實質成長可達4.37%,但若從進口數字來看,2014年機器設備已經衰退5.9%,今年第一季又減少18.4%,除了電信業者積極布建4G網路及半導體設備購置增加之外,國內生產製造活動的投資裹足不前,製造業投資意願低落,已嚴重限縮未來的經濟動能。
尤其去年以來,台灣內部因太陽花學運、核四電廠停建與封存等紛擾,以及兩岸經貿關係前景不明、ECFA服務貿易協議與兩岸協議監督條例之通過遙遙無期等,都讓台灣經濟與投資環境能見度降低,成為影響企業投資的主要變數。
除此之外,水電供應向為影響企業投資的重要因素,但台灣目前正面臨近70年來最嚴重的旱象,雖然根據經濟部評估,廠商現階段多以自有貯水設施蓄水應變,第三階段限水措施影響不大,但若旱象持續,加上氣候變遷可能導致未來缺水成為常態,將對電子、基本金屬、紡織、石化及造紙等產業的營運和投資規劃,帶來嚴重衝擊。對此,經濟部除了研擬提高水價方案外,更應痛下決心制定水資源開發與管理的中長期方案,確保產業發展投資所需用水的充足供應。
再者,日前立法院審議非核家園相關草案,表決通過民進黨版本,形同立法廢止核四,若核一、核二、核三廠又如期除役,電源供應短缺恐難避免。不僅如此,雲林縣等民進黨執政六個縣市,上週共同簽署「禁燒生媒及石油焦政策」,如果成為事實,將迫使以煤炭為燃料的火力電廠關閉。核能發電不要,火力發電又不行,明年可能重返執政的民進黨,應該負責任地向國人說明:替代能源何處來?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