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惇 發達集團處長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15-03-31 19:52

亞泥(1102)去年營運持穩,營收成長10.7%

亞泥(1102)去年營運持穩,營收成長10.7%,稅後歸屬母公司純益為93.6億元,每股盈餘為2.98元;董事會也決議,每股配發2.2元之現金股利,依今日股票收盤價39.35元計算,現金殖利率約5.6%。展望104年,除台灣水泥需求可望微增,中國市場受惠政府政策推動的基礎建設,水泥需求將小幅成長,亞泥今年營運可望逐季成長。
去年亞泥營收776.83億元,較102年成長10.7%,合併營業淨利為82.48億元,年成長23.6%。亞泥表示,獲利主要是來自轉投資事業遠東新世紀及裕民航運等關係企業之投資利益,並受惠於亞泥中國之產、銷量同步上升,煤炭成本下降所致。不過,業外收益大減,合併稅後歸屬母公司利益為93.61億元。
展望104年,亞泥表示,台灣的水泥需求由於政府重大公共建設的持續推動,以及民間營建業平穩回溫,水泥用量可望微增。另中國大陸經濟在政策引導下逐漸放緩,並轉為中速成長,但經濟改革及結構調整仍將會持續進行。根據國際各主要機構之預測,大陸經濟成長率約可維持在7%左右,顯示經濟發展仍有一定的榮景,而水泥需求預估在104年將呈現小幅成長。
此外,大陸水泥行業的供求矛盾將會得到進一步疏解。大陸工信部在103年初向各地下達了淘汰落後和過剩產能任務,其中水泥(含熟料廠及粉磨站)行業為5,050萬公噸,實際上則超額淘汰了8,100萬公噸,104年水泥行業淨新增產能有望零增長。另大陸政府已確定於104年12月起正式取消PC 32.5複合水泥,淘汰未達標的小型粉磨站,提升市場集中度,並進一步提升行業品質。環保部發布的一系列排放新標準,環保執法從重、從嚴,水泥企業的環境成本因而上升,將迫使部分廠商退出市場,以上措施都將有利於大陸水泥行業的經營。
亞泥中國現擁有15條水泥生產線,水泥總產能已達到3,500萬公噸。而在江蘇省泰州市設立的泰州中轉站也已完工營運。亞泥強調,為進一步作大作強現有的營運規模,將持續透過併購、自建及合作等方式,擴大營運規模,力爭在105年實現5,000萬公噸產能的既定目標,並努力成為中國前十大水泥集團之一。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