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教 發達集團副處長
來源:房產   發佈於 2015-03-22 01:46

專家論市 /觀光助威...商圈店面搶手

周鶴鳴(台灣房屋地產集團副總裁)
近年打房政策持續,去年房市再投下房地合一稅震撼彈後,「有錢的不想賣,想買的買不起」成為普羅大眾對房市表現最貼切的寫照。
盱衡國內政策、選情、經濟成長、國際金融貨幣發展,可以預期今年,全球資金動能依舊充沛,房價不可能大幅崩跌,民眾買屋置產該何去何從?今年房市觀察重點有三大關鍵,第一、政策,第二、選舉,第三,升息。
以台灣高達85%以上自有住宅率,房價具有向下僵固性、漲快跌慢,在資金寬鬆的環境中,要突然大幅修正非常困難,絕非單純打房政策可以解決所有問題。長期,台灣需要一個明確的政策方向,提供人民未來希望,把環境搞好了,促進工商繁榮,人民就業、薪資提高,不論買房、租房都能過更好的日子。短期,回歸讓想要在都會區打拼的年輕人就算買不到,也能便宜租得起;社會經濟弱勢者,啟動「福利政策」,讓一般住宅回歸市場供需機制。
政策是否成功,必須正確規劃、溝通協調,展現九合一選舉後各新政府落實政策的決心。在全球大環境的背景環境中,房地稅合一的議題從震撼彈,到各界高度討論,相信今年會逐漸沉澱,在稅改、正義、社會金融穩定中會找到平衡點,釐清之後對房地產的影響反而會變小。
歷年來大選前多為房市政策的重點年,回顧過去數次大選前都會端出有關房市重要政策,2003年研擬土增稅減半、2007年台灣高鐵全線通車、2011年奢侈稅實施、今年房地合一稅,台灣的政治環境也經過多次的震盪,總統卸任、執政黨交替、內閣撤換、民意代表變動等,民眾熱情參與政治,最後也參透政治,民眾的政治修養愈來愈好、素質愈來愈高,從民主成熟國家的發展經驗,最後即便政黨輪替,政策都會有一貫性與穩定性,目前政治環境也許看似波動震盪,但選民心中早有定見,選舉的影響相信一樣逐步遞減。
升息方面,美國復甦已是定局,升息是早晚的事,但從聯準會多次發布的訊息,卻也是鴿派溫和;另觀全球,日本、歐洲、中國大陸,新一波的貨幣寬鬆競爭才將開始,台灣是一個特殊的地方,在美、中兩大之間難以為小,看似跟隨美國經濟發展,出口暢旺,升息蓄勢待發,但是緊鄰中、日、韓產業鏈、降息競爭壓力,即使利率變動應該也不會太急太快。
今年全世界經濟不會齊好齊壞,各地的房地產市場也不會齊漲齊跌,影響不動產產業的關鍵因素終究還是供需法則。服務產業是台灣未來發展的重要命脈,其中觀光產業更是亮點,觀察近五年來台旅客人數,自2011年608萬人次逐年遞增,今年來台觀光人次將破1,000萬人次,台灣成為觀光大國;若以日均量來看,自4,008人次到破1萬多人次大關,因與觀光相關的都會、交通、城市都將跳脫當地行情,獨樹一格。
來台旅客所喜愛的觀光商圈,如台北永康、士林、桃園中正大廟、新竹城隍廟、台中逢甲、台南小吃、高雄六合等各大知名夜市,日月潭、故宮、台北101、高雄愛河或是各地台灣伴手禮商圈等周邊的店面都炙手可熱,住宅價格也受影響穩定成長。另外去年底才正式升格為直轄市的桃園市,占國門之都地利之便,周邊交通建設、大型賣場已經陸續要完工,自由行旅客多,店面處處有商機,隨著生活機能完成、人口移入、就業機會提升,是跨縣移民首選。
最後,建議民眾還是回歸自己的「需求」,房價雖然高,但是在社會打房氛圍下,卻是「換屋」最好時機,一樣的錢應該可以換更大的坪數;另外資金豐沛的高端族群,尋求下一個台灣黃金十年的趨勢,尋找更好的店面、更好的產品,賣差換優,應該是讓自己資產抵抗力更強的不二法門。終歸一句話還是要「勤快」多看多比較,當機會來臨時才能迅速掌握。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