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lth 發達集團副董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15-03-06 20:20

中國擴張財政 拼保7 經濟邁入「新常態」 扭轉「唯GDP化」

【陳冠穎╱綜合外電報導】中國總理李克強昨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上公布工作報告,提出今年經濟成長目標設定在7%「左右」,為11年新低,顯示為推動經濟結構改革,中國願意接受較低成長,經濟將邁入「新常態」;新華社發文指出:「唯GDP(Gross Domestic Product,國內生產毛額)是落伍,去GDP是『任性』。」
然而中國提出今年計劃財政赤字1.62兆人民幣(8.14兆台幣),比去年增加2700億人民幣(1.36兆台幣),赤字比從去年2.1%提高到2.3%,並預備支出超過1.6兆人民幣(8.04兆台幣)投入鐵路及水利基礎建設,專家指出,成長目標訂在7%「左右」,意味官方傾向能達7%以上。
今年赤字比升至2.3%
中國財經專家梁海明表示,成長目標訂在7%「左右」,而非外界預期的7%,顯示政府要在扭轉之前過度「唯GDP化」的同時,也要力阻過度「去GDP化」的傾向,意味著今年將會實施相對寬鬆、積極的總體政策,使經濟以中高速成長。
在過去10年內,中國的經濟成長目標曾調整2次, 2005年時由2000~2004年的7%調升至8%,2012年則由8%下修至7.5%,但才維持3年,2015年目標又進一步降至7%。
這10年當中,年年實際成長均超過官方目標,僅2014年成長7.4%未達標,創下24年新低,而今年就算達成7%目標,仍將創下25年新低,更凸顯中國政府力保7%的重要性。
瑞士信貸(CREDIT SUISSE)董事總經理陶冬表示,中國經濟正處於轉型階段,政府誓言要改革及打貪,這些長期來說對中國很重要,但會減少短期成長動能。
李克強昨提出今年中國政府工作3大要點,首要便是穩定和完善的總體經濟政策,包括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尤其財政政策要「加力增效」,實際則反映在提高財政赤字及基礎建設支出上;其次則是保持穩增長與調結構的平衡、培育和催生經濟社會發展新動力。
中國近年經濟成長目標與實際成長
加碼投資鐵路與水利
李克強表示,為激發更多民間投資活力,引導社會資本投向更多領域,鐵路投資要在8000億人民幣(4.02兆台幣)以上,新投產里程8000公里以上,水利工程投資規模也要超過8000億人民幣,重點將放在中西部地區,以釋放更多內需,合計鐵路與水利投資將超過1.6兆人民幣。
中國股市昨受經濟成長目標調降影響,上海證券(上證)綜合指數盤中一度下跌近1.8%,終場仍下跌0.95%,收3248.476點;人民幣儘管面對市場空頭部位隨寬鬆預期升至近5年新高,昨收盤仍升值0.07%,來到6.2662兌1美元。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