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小肥 發達集團技術長
-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15-02-09 18:31
台股邊緣化
2015年02月09日 04:10張志榮
面對中國政經實力的強勢崛起,台灣陷入邊緣化危機的不只產業,還包括向來引以自豪的資本市場。
資本市場興盛與否,成交量能絕對是重要指標,2千年以前,港股單日成交量約400億元,台股則是動輒創下2千至3千億元的歷史天量,現在,千億元以下的成交量已成常態,港股則因「滬港通」政策帶動,去年底還一度創下兩地股市合計成交量是台股數十倍的紀錄,高下立判。
對股市而言,成交量如同人體的血液,支撐著資本市場榮枯,成交量低,不但企業籌資成本會墊高,還牽動MSCI對台股權重的調整意向,更是決定國際資金要放多少部位在台股的關鍵。
金管會日前宣佈將台股單日漲跌幅限制由7%放寬至10%,外資圈肯定這項政策的開放,但據外資內部敏感性分析評估,台股成交量大致上也僅會因此增加2.4%,成效只能說「差強人意」。
「政府還有沒有招?」外界都在看,根據外資圈觀察,在台灣貨幣總額仍持續增加、各國央行仍拚命印鈔票、帶動國際機構投資人必須配置被動型資金的大環境下,台股成交量逐年下滑並不合理。
「台灣錢為什麼往外跑?」從邏輯上來看,若這些錢跑到海外只是為了買蘋果、臉書、阿里巴巴等股票,外資圈建議,政府何不努力邀請這些世界重量級科技股到台灣來發行存託憑證(TDR)?
現在全球最夯的即時通訊軟體Line與中國智慧型手機一哥小米,都在待價而沽等待上市好時機,政府有魄力的話,為何不試圖邀請來台第一上市掛牌?
「台股單日漲跌幅限制由7%調高至10%政策,我不知道5年前做跟現在做有什麼差別?對政府來說,是不為也、非不能也,每天處心積慮迎合奇怪民意管制外資報告,搞到台灣被冠上資本市場不自由化惡名,方向完全搞錯!」外資券商主管無奈表示。
所謂治病要「對症下藥」,外資圈都提出這帖良藥了,政府機關就積極任事吧!台灣雖也歡迎開小門的政策,更期望有大開大合的企圖心、把全球重量級企業找來台股掛牌,若技術上有困難,去找外資券商吧!這些人會願意助台股一臂之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