丫福 發達集團董事長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15-02-05 02:51

對消費者而言 其實美元並非如此強勁

對消費者而言 其實美元並非如此強勁
2015/02/05 01:41 鉅亨網 編譯郭照青
鉅亨網編譯郭照青
根據MarketWatch分析報導,在金融圈裡,一種傳言開始出現:強勁的美元,壓低了系列商品價格,繼而抑制了通貨膨脹。
但Newedge USA公司分析師薛瑞夫(Omair Sharif)認為,這種說法並不正確。
的確,過去七個月,根據美元指數衡量,美元上漲了近19%,創1973年以來,第六大七個月期間的漲幅。
問題在於,美元指數係衡量美元兌六種貨幣的指數,包括歐元與日元。
如果看看美國人買的東西,其實多來自其貨幣不包含於美元指數的國家,主要是中國,還有墨西哥,印度,越南與以色列。
這些國家的貨幣,都不包含於美元指數中。而除汽車外,有近80%的美國進口商品,來自貨幣不在美元指數內的國家,他說。
一項更好的衡量指標,亦即Fed稱之為「其他重要貿易夥伴」指數,在相同的七個月期間,僅上漲7%。薛瑞夫說,這漲幅仍屬強勁,但在歷史上,則並不搶眼。
那麼,近來進口物價大幅下跌,究該如何解釋?
根據美國勞工部數據顯示,進口物價較去年同期下降了5.5%,即使扣除原油,過去一年,進口物價也全未上漲。
薛瑞夫說,這是一種已經存在的趨勢,一如電視與手機,即是如此。例如,自1994年以來,有75%的時間,電視及視聽設備等價格,每月均下跌。
衣裝價格近來亦大幅走低。但他說,近來價格下跌係因折價,非關美元走強,因為進口成衣及棉花的成本,持續上漲。
這項分析對利率有著重要影響。最重要的部份在於,美元的強勢並未真正影響到消費者物價。這意味聯準會(Fed)官員可以更有信心,核心通貨膨脹仍將持穩,最終會開始上升。最後,這也意味Fed將有信心,於今年稍後,開始升息,薛瑞夫說。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