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龍 發達公司總裁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14-12-21 14:27

外資銀行准入門檻,明年大降

外資銀行准入門檻,明年大降
2014/12/21 14:11 時報資訊
【時報-台北電】中國政府昨(20)日公布修改後的外資銀行管理條例,明年1月1日起,將放寬外資銀行准入和經營人民幣業務的條件,放鬆設立分行營運資金,以及人民幣業務准入中對開業年限及盈利的要求。
中國正在逐步放寬對外資銀行的限制,路透引述一位北京券商指出:「現在外資銀行就是國民待遇了。」
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近日簽署修改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銀行管理條例」,原有條例中要求「外商獨資銀行、中外合資銀行在中國境內設立的分行,應當由其總行無償撥給不少於1億元人民幣(下同)或者等值的自由兌換貨幣的營運資金,但新規定中去掉了1億元的限制。
此外,對擬設外商獨資銀行、中外合資銀行外方唯一或控股股東,原條例都有在中國境內設立代表處(台灣稱辦事處)及年限的要求,新規中也都刪除。且初次設立分行的,不再要求在境內設立代表處2年以上。
不僅放鬆市場准入,條例還將外資銀行營業性機構經營規定範圍內的人民幣業務應當具備「提出申請前在中國境內開業3年以上」、「提出申請前2年連續盈利」等條件,修改為「提出申請前在中國境內開業1年以上」,刪除了盈利要求,減少了開業年限的要求。
條例並明確規定,外國銀行的一家分行已經依照條例規定獲准經營人民幣業務,該外資銀行其他分行的申請經營人民幣業務的,都不再有開業時間的要求。
香港信報引述中國社科院金融所銀行研究室主任曾剛表示,外資銀行進入中國市場以來,發展較為緩慢,市場占比有減無增,其中受資本的約束是主要原因。他表示,外資銀行分支機構在境內補充資本的管道狹窄,去掉1億元營運資金的要求,無疑是為外資銀行鬆綁。
他也表示,外資銀行管理規範、不良率低、業務發展比較穩健,隨著中國經濟結構的轉型,其在管理方面的優勢逐漸顯現出來,未來外資銀行在中國發展有著良好前景。
另有專家指出,這些修改其實是給予外資銀行與中資銀行同等的國民待遇,這些限制性條件對於中資銀行都沒有,現在是進行標準的統一。(新聞來源:工商時報─記者賀靜萍╱綜合報導)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