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良榮 發達集團副董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14-11-16 16:02

選前表態 郭董催兩岸貨貿 連2天接受專訪:民主擺最後 強政府最重要

國民黨縣市長選情低迷,為挽救國民黨低迷的縣市長選情,挺藍的鴻海(2317)董事長郭台銘連續2天上電視台接受節目專訪,大聲指出,政治應該是替經濟服務,經濟議題用政治思考,台灣不能放棄中國市場,貨貿要快一點簽。
經濟議題用政治思考
郭台銘說,2014年對台灣是很重要的一年,很多的決定要在今年做,對將來影響是深遠的,對經濟更是重要的1年,若企業界要根留台灣,結構要轉型與升級,如果他是外商,他不會投資台灣,因為外商會考量台灣能否成為亞太地區和大中華區的重要基地。
郭台銘指出,民主發展不是最重要,強政府才是最重要,強政府是指政府有強大的執行力以及法治,而且順序要擺對,民主要擺在最後。
他說,年輕人都有自己的思維,全世界因為用網路吸收資訊,年輕人最大的優勢很容易吸引資訊,但是無法消化資訊跟著潮流走,就像自己對於女兒只能給建議,也不能替她決定,不能扭轉她的命運,而台灣將來要成什麼樣台灣?什麼樣的台北與台中?他說,政治選民用手投票,經濟選民用腳投票,經濟選民哪裡有利,到哪裡投資。
郭台銘表示,FTA(Free Trade Agreement,自由貿易協定)談判,本來台灣走在前面,只是太陽花學運後,服貿與貨貿沒有簽署。他說,未來2~3年後,中國會變成世界的市場,為何台灣要放棄中國市場?中國和韓國在此次APEC(Asia-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亞太經濟合作會議)對於FTA達成共識,對台灣不但是警訊,也對台灣外商投資者更是投資參考指標。
雖然中國和韓國簽下FTA,原本5%的關稅在簽定後10年內才會降為0,但他說,面板建廠要3年,從設計、生產到上市要需要1年半,在中韓簽定FTA之後,未來我們的面板沒有市場,就要考慮縮小投資規模。
台、韓產業重疊7成
台灣與韓國的產業重疊性高達7成,如果兩岸面板業要談技術交流合作,可以利用中國市場進入到第2名,台灣的競爭力可以提升,他說,愛國不能用嘴巴說,所以他非常焦慮。
不過企業界對FTA衝擊看法不一,曾任電電公會理事長的華邦電(2344)董事長焦佑鈞表示,中韓FTA對台灣電子資訊(IT)業影響應不大,主要是中國保護自己面板產業的積極態度,中韓FTA免稅範圍不一定會涵蓋面板。東元集團董事長劉兆凱則,中韓FTA對台灣的衝擊很嚴重,對電子或毛利較微小的產業來說,影響更大。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