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ligent 發達集團副董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14-11-10 22:06

廣達照護雲 飛進中醫大 智慧床邊系統明年量產 亞大也採用

廣達(2382)布局醫療雲端產業逐步具體化,照護雲發展漸趨成熟,2015年首季智慧床邊照護系統將小量交貨給中國醫藥大學及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而針對居家看護病人開發的遠距健康照護系統也將出貨,第1代已獲長庚醫院照護之家採用。
廣達董事長林百里生病後對醫療健康產業產生興趣,多次表示健康跟醫療照護市場極大,但跨入難度很高。廣達除跟台大宣布合作醫材研發中心,2013年也跟成大醫院合作開發QOCA新生兒雲端醫療照護平台,針對保溫箱嬰兒提供周全照護,而廣達今年更推出第2代針對智慧醫院及個人居家看護的新平台。
其中智慧床邊照護系統QOCA spt已經進入第2代,獲得中國醫藥大學及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少量採用,該系統會根據醫院需求調整,預計2015年首季正式可商業化量產,主要客戶為系統整合商。
廣達多角化投資布局
可搭手機App管理
廣達智慧床邊照護系統除平板螢幕外,內建條碼掃描跟NFC、藍牙傳輸功能,可以跟心跳血糖儀連結,紀錄病人生理資訊。
另外可以搭配手機App,是協助醫院管理病人作息、護理人員管理的系統,最重要是要能認出病人,儲存病歷資料。
還不到醫療雲層次
廣達研究院技術長張嘉淵表示,該開放平台目前還無法做到生理資訊分析,還不到醫療雲的層次,營運模式也還在擬定,但方向上會提供醫院一個完整的解決方案,建構一個生態系統,並配合各醫院去制訂需要的服務,而不只是硬體。
張嘉淵表示,智慧醫院不只是在智慧手機上增加醫療功能就能做到,廣達研究院跟MIT麻省理工學院合作,研發出智慧醫療雲端平台,期望提供的不只是雲,而是一個服務,醫院有3大系統:護士資訊系統、醫院管理系統、病歷資料系統,必須了解如何連結並建立社群網路。
要10∼80歲都會用
張嘉淵表示,醫院已經自有一套系統,所以打造智慧醫院必須將照護雲跟既有醫院環境共存共榮,而不是去破壞,由於病人也越來越聰明。遠距健康照護系統則講究病人經驗,期望10∼80歲都會操作,可以提供虛擬會診室多方會診,最初該系統是跟加拿大遠端醫療機構合作設計,現在聚焦照護中心及安養院,2015年首季第2代也進入可量產階段。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