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2 發達集團營運長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08-08-10 08:41

政策利多股 絕地反攻

新政府上台祭出一連串政策利多,然而,適逢全球股市連續性重挫,政策利多受惠股不漲反跌,許多代表性政策受惠股,尤其是金融、航空與資產股,甚至跌回總統大選前的價位。隨著國際股市展開反彈行情,統一超(2912)、台泥(1101)、東鋼(2006)、中菲行(5609)等長線看好的政策利多受惠股,股價應該不會寂寞。
時機來了
許多投資人質疑,在新政府祭出兩岸政策利多之前,相關概念股股價已經漲翻天預先反映,利多效應恐將大打折扣。這種質疑,如果在數個月前台泥(1101)股價突破60元、台肥(1722)突破160元、元大金(2885)站上30元,以及遠百(2903)登上60元大關時提出,的確值得憂心。
不過,當包括上述股票在內的許多代表性政策利多受惠股,股價紛紛被打7折、6折甚至是腰斬時,政策利多效應就值得重新思考了。
登陸鬆綁有利ROE
在一連串政策利多中,受到外資最重視、討論最多的莫過於放寬台灣企業投資中國佔淨值上限從40%提高至60%。高盛證券分析師洪進揚指出,這個政策有利於台灣企業股東權益報酬率(ROE)與資產報酬率(ROA)的改善。
洪進揚分析,以前許多台灣企業為了把投資中國資金壓在佔淨值40%以下,被迫把資產維持在高水位,導致許多資產被閒置。如今法令鬆綁,企業可以把閒置資產予以處分或者分割,進行更有效率利用,這對外資相當重視的ROE與ROA提升頗有幫助,進而使股價獲得提升。
金融航空業績起飛
洪進揚舉台泥(1101)例子來說,這家在台灣擁百超過100萬坪土地,擁有眾多轉投資事業的老牌公司,由於企業總部設在台灣,投資中國上限可望完全解除。這可讓台泥加速處分閒置的土地(估計超過40萬坪)與非核心轉投資,再把資金注入獲利較豐的台泥中國控股(香港掛牌)。食品大廠統一(1216)情況與台泥也頗為類似。
相對中概股的獲利基本面改善,開放銀行登陸,則是對金融股具有營收基本面拉升的效果。金融股分析師紛紛在打如意算盤:在中國數十萬家台商,只要平均每家企業融資100萬美元,演出來的信貸市場新商機對國內銀行而言宛如哥倫布發現新大陸。
花旗環球證券亞太區銀行股分析師鄭溫煌指出,相較於亞洲其它國家金融股,台灣銀行股並沒有比較便宜,股價僅能說合理,但是有了兩岸因素,台灣金融股魅力就格外具有吸引力了。
航空股則是未來兩岸開放政策下最顯著受惠族群,在油價回跌下,直航題材可望再獲市場青睞。
不過,瑞士信貸證券亞洲區首息經濟學家陶冬指出,兩岸關係改善,是一個巴掌拍不響的,台北丟出了球,北京也要有所回應才行。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