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斯奈諾 發達集團副董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14-10-14 08:49

OPEC成員削價競爭,油價創4年新低

【時報-台北電】石油需求放緩,加上利比亞恢復石油出口,美國與俄羅斯不斷提升產量,讓國際油價持續下挫。本來為穩定油價而成立的石油輸出國家組織(OPEC),成員國之間卻為了爭奪市場而展開價格戰,導致布蘭特油價在周一創4年新低。
布蘭特11月原油期貨價,周一盤中每桶下跌至87.74美元,跌幅逾2%,創2010年12月來新低。紐約11月期油盤中也下跌近2%,報84.41美元,創2年新低。
油價跌不停,委內瑞拉上周末就呼籲OPEC召開緊集會議對應。但科威特周日認為OPEC不可能減產,也沒有緊急開會必要,產油國必須自己來承受低油價。
利比亞恢復石油出口,美國與俄羅斯不斷增產,以減產來穩定油價的效果不高。
今年來全球石油需求量增長幅度創2009年來最低,消耗大國中國的需求增長更創1990年最低,巴克萊指出自7月來,石油市場開始供過於求。
OPEC成員國紛紛降價,爭奪成長有限的市場,被外界視為產油國展開價格戰,加重油價下跌壓力。
連財力上最能承受油價下跌的沙烏地阿拉伯,也從上周末開始,向歐洲買家降價來搶客戶。只要買家願意定量採購,沙國就願意降價出售。除了歐洲,亞洲也成為產油價爭奪的對象。
伊拉克國營的石油公司Oil Marketing Co.在周日把向歐亞買家供貨的巴斯拉輕甜原油11月期貨價,每桶折價提高0.65美元至2.5美元,低於阿曼/杜拜給亞洲的基準油價,也較布蘭特油價低4.75美元。
飽受國際制裁之苦的伊朗,更把買給亞洲的油價,調降至2008年12月來最低水準。
科威特認為油價可能下跌至76到77美元附近,因為這是美國與俄羅斯的平均生產成本。技術分析專家預估,油價已落入熊市,可能再下跌10美元以上。(新聞來源:工商時報─記者鍾志恆/綜合外電報導)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