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moothly 發達集團副董
-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14-10-12 21:25
生技股前景 醫材勝新藥 法人:與其期待配息 不如聚焦獲利
生技股歷經基亞(3176)事件衝擊,股價一度重挫,但過去2個月從低點強力反彈,惟市場追捧新藥股力道不如以往。
法人建議,投資人與其追逐尚無實際獲利與配息、價格又相對偏高的新藥股,不如聚焦業績成長性佳,且拿得出具體獲利的高階醫材股。
投資首選高階醫材股
至於新藥股,若股價回到基亞事件後的低點,搭配個別廠商的新藥試驗進度,或取得藥證的機會大小,投資人可再布局。
元大寶來投信副投資長劉興唐表示,微波手術用醫材、高階體內導管及隱型眼鏡品牌等高階醫材股,是目前投資首選,因為這些廠商具備業績高成長、高進入障礙及高本益比等「3高」特性,本益比通常從20倍起跳,毛利率高達30~60%,中長期展望相對優異。
其次,這類廠商股價先前被摜殺,只要股價仍在相對低檔,是理想的低階標的,「好的醫材股,可說是最扎實的生技股」。
至於新藥股價格從波段低點已強彈30~50%,甚至還有個股回升達1倍,惟生技股價格波動大,在現階段大盤量縮整理格局下,尚無實質獲利的新藥股,市場資金很容易快速撤離,更何況基亞事件後,尚未獲得藥證、仍在臨床實驗階段的新藥股,中期股價表現都不樂觀。
新藥股觀察實力股東
劉興唐說:「新藥股並非不能買,但人力與資金是兩大判斷條件,投資人要先觀察技術團隊的實力與股東背景,加上個別公司開發新藥的階段,以及未來取得藥證的機會大小。」
部分國內生技業者瞄準學名藥市場,劉興唐分析,台灣在這塊領域的競爭力不夠強,最大競爭對手是印度,而且中國及南韓業者正逐漸崛起,對台廠競爭壓力愈來愈大。
富蘭克林華美第一富基金經理人周書玄則認為,第4季是生技股旺季,加上新藥開發有進展、生技股競相申請上櫃,使優質標的容易隨美國生技股行情與各類醫學會議召開而上漲,選股以醫材與新藥股為首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