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ploads/avatar/03/38/33807.jpg)
-
犇 發達集團副董
-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14-09-24 08:29
長榮、陽明Q4獲利有望
【時報-台北電】貨櫃船運市場在中國十一長假之前貨量出現小高峰,但歐美線運價卻雙雙下跌,尤其歐洲線每箱(20呎櫃)已現700美元低運價。法人估第四季只要美國線運價穩住,油價維持目前低檔,陽明 (2609) 與長榮 (2603) 就有機會小賺。
上海航運交易所分析,雖然歐元區8月消費者物價指數回正,但仍遠低於歐洲央行的2%通貨膨脹目標,因此通縮風險對歐洲經濟帶來明顯壓力。另一方面歐洲線艙位供給今年以來增加4.4%,十一長假前市場也出現加班船,致使運價大幅下挫。
台灣的大型海運承攬業指出,台灣運往歐洲的貨品運價也有下滑,但沒像大陸市場那麼明顯,目前市場最低價每箱約900美元,市場一般運價在1,000到1,100美元之間。而去年此時市場運價約有1,200美元。
反觀美國線,因美國經濟表現樂觀,帶動市場需求穩步上升,目前美國西岸每大箱(40呎)運價有2,086美元,美東有4,298美元,去年此時因美國東岸有罷工疑慮,美西線運價居高,每大箱有2,711美元,美東運價則是3,966美元。
業界龍頭丹麥馬士基航運已宣布10月1日起歐洲線每箱運價要調升400美元,其他船公司多提出調升500美元計畫,但到上周五為止,已經有多家公司通知貨主漲價日期延到10月15日。美國線船公司則是通知貨主10月15日起每大箱要調升600美元。
海運承攬業認為,歐美線在第四季都缺乏調升運價的動力,除非船東間壓低艙位供給,否則運價要調升並不容易,即使短期調漲也支撐不久。
業界指出,目前歐洲線每箱成本價約1,000美元上下,美西線約1,800美元,美東線約3,200美元,目前看美東線運價最有利潤,但因美國線長約運價估計佔五成以上,船東與一些大型百貨連鎖簽的長約價據悉多數低於3千美元,這些所謂「打底貨」簽的比重高低,關係到船公司獲利。
法人則認為,第四季只要美國線運價不大幅下修,目前的低檔油價能穩住,陽明、長榮就能小賺。而新加坡油價顯示今年1月底船用燃油最高每噸628美元,昨天傍晚最新油價575美元。(新聞來源:工商時報─記者張佩芬/台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