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巴斯奈諾 發達集團副董
-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14-08-08 08:55
俄封殺西方農糧…雙輸
【時報-台北電】金融時報報導,俄羅斯為報復對其實施制裁的國家,宣布禁止自這些國家進口多項農糧品,這雖可能重創美國及歐洲的相關出口,但俄羅斯也因短期內替代進口不易,本身通膨將雪上加霜,而形成兩敗俱傷的結果。
報導指出,這種報復做法顯示,對於西方在烏克蘭問題上祭出的制裁,俄羅斯選擇強硬回應。
據市場研究機構IHS表示,俄羅斯是歐盟水果及蔬菜的最大出口市場,年金額達20億歐元,也是美國禽肉第2大出口市場,占美禽肉出口7%,年金額約3.03億美元。
俄總理梅德維德夫周四表示,為落實總統命令,他已簽署命令,禁止來自歐盟、美國、澳洲、加拿大及挪威的牛、豬、水果、蔬菜、禽、魚、乳酪、牛乳、乳品等輸入俄羅斯,為期1年,但也可能提前檢討相關禁令。
經濟學家認為,這恐將顯著傷及上述國家的農產出口。IHS指出,俄這項禁今的衝擊可能很廣遠。
不過經濟專家也警告,俄羅斯必須節制使用這項報復武器,否則國內物價突漲或物資短缺,就可能動搖當局在這場烏克蘭事件中一直努力營造的民族主義情緒。
報導指出,俄羅斯食物有逾40%靠進口,其零售商深知,要迅速轉換成由國內供應,根本緣木求魚。
俄央行及政府中負責經濟決策的部分,也都已強調過,廣泛禁止食物進口可能推高通膨,而俄通膨率在今年上半已屆7.9%。
莫斯科Macro-Advisory顧問公司的合夥人韋弗(Chris Weafer)表示,俄羅斯今年稍早的禁止歐盟豬肉進口之舉,是導致食品價大漲的罪魁,而食品漲價則又是把通膨推高到目前7.9%的禍首。(新聞來源:工商時報─記者李鐏龍/綜合外電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