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教 發達集團副處長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14-07-24 05:48

證券戶買基金擬10月上線

未來買台股基金將更加便利,不用另外去銀行或投信開設帳戶,直接用證券戶就可以購買,將以興櫃系統掛牌,投資人即可以基金當天淨值交割,最快10月6日上線,櫃買中心希望初期有80檔以上可供選擇。
基金交易平台規劃 資料來源:櫃買中心 王奐敏/製表
為了吸引投信業者參加,櫃買中心也大方釋出「利多」,在試辦的兩年期間不收取上櫃費與審查費,希望先把基金交易平台做起來。目前國內股票型基金(不含指數型基金)有161檔,初期目標希望可以上櫃掛牌的台股基金,規模需逾3億元。
此方案參照興櫃股票的登錄掛牌及交易模式,由造市商負責報價並驅動交易進行,最慢每半小時揭露一次報價資訊,投資人手續費上限為千分之1.5。
目前造市商以同時有投信及證券業務的公司為主,例如富邦、台新,以及元大寶來,櫃買中心表示未來也會繼續跟更多公司洽談,像永豐、群益、統一等也都很有興趣。
目前投資人買賣基金時,如果是當天下午4點前賣出,隔天才能知道基金贖回的價格,如果超過4點,要等到後天才會知道基金淨值。未來投資人當天就可依造市商的報價議價成交。
投資人不用另外去銀行或投信開戶,即可利用現有的證券交易帳戶購買不同投信發行的台股基金。而且基金受益憑證的款項是併入興櫃股票成交價款,於成交後2日淨值交割,縮短贖回變現時間,利於資金調度。
通路增加 有助擴大規模
此次櫃買中心規劃的基金交易平台,屬於次級市場買賣,投信業者表示樂觀其成。投信投顧公會理事長林弘立指出,類似基金交易平台的規劃,德國、大陸深圳、澳洲的交易所都有施行經驗。投信業者等於多了一個銷售通路,有助於擴大規模。
以往基金被大量贖回時,投信業者就會被迫賣股,未來投資人若在次級市場交易,就不會影響到基金的規模,有助於穩定基金的操作。此外,如果平台上銷售情況不錯,造市商可以視市場狀況隨時向投信公司申購基金,以利辦理市場給付結算,將有利擴大基金規模。
台新投信董事長吳火生表示,由於造市商需每半小時報價一次,考驗投信的資訊系統。

評論 請先 登錄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