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ploads/avatar/04/53/45300.jpg)
-
趨勢最大 發達集團副總裁
-
來源:財經刊物
發佈於 2014-07-23 09:47
吳當傑:國銀做大 師法星馬 政府主導 公公併帶頭朝區域化發展
財政部次長吳當傑昨在天下經濟論壇中指出,國銀想要成為區域性金融機構可師法馬來西亞的馬來亞銀行及新加坡星展集團,由政府主導的銀行來做,不過想要走出去要先壯大自己,規模必需要夠大,建議透過公股銀行整併帶頭朝區域化發展。
而在天下經濟論壇的核心議題「兩岸轉型新賽局」方面,前副總統蕭萬長昨在致詞時提出,兩岸要避免零和賽局,創造雙贏,不僅要從國際經濟新秩序角度思考,更要從兩岸關係大局進行長遠布局。
創造兩岸雙贏
他建議,兩岸產官學界共同成立研究小組,建構合作型自由貿易區,且中國對台灣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he Trans-Pacific Partnership,TPP),應多一點經濟想法,少一些政治思考,對兩岸長遠關係發展會更為有利。
吳當傑昨以「亞洲金融市場區域化」為題發表演說,他說,馬來西亞銀行和星展集團,政府均為最大股東,主導整併過程、規模大、兼具「業務分散」及「區域分散」,成為區域性金融集團,這類他山之石例子可以做為國內政策推動參考。
吳當傑說,規模大,不一定成為區域銀行,但規模不夠大,一定不會成為區域銀行;同時強調整體公股銀行存放款市佔率超過50%,其中不乏可競逐亞洲市場者,希望能透過公股銀行帶頭整併,擴大台灣金融機構的經營規模。
朝3方面努力
中國信託商業銀行副董事長陳國世建議,國銀要做區域型銀行必需掌握趨勢、創造商機,建議朝3方面努力,其一是人民幣國際化趨勢,兩岸三地共同做大金融市場;再者日本政府鼓勵中小企業走出去,台灣金融業可扮演居間橋樑。
其三是面對亞洲新興國家的高經濟成長與高資金需求,提供台灣企業南進與東南亞地區台商金融支援。
花旗(台灣)銀行董事長管國霖以「數位與實體金融」為題分享經驗,歸納從線上到線下虛實整合,有4個重大趨勢,包括社群、行動、數據分析及雲端。
管國霖表示,未來5年,將有3成銀行分行會消失。強調想要邁向數位化銀行之路,對「金融服務」的思考,需要進行徹底顛覆。